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别把心梗想得太简单。很多人以为它来临时一定会胸口剧烈疼痛,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捂着胸口倒地。真正危险的心梗,往往在最初悄无声息地向你发出信号,如果你没留意,错过了最佳抢救窗口,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我们在临床上见过太多这样的病例。病人没有胸痛,却突然出现了莫名的疲惫感和消化系统的不适,家属没当回事,等到送来医院,心电图一查,心肌已经大片坏死。心梗不是等你痛了才开始,而是早已悄悄在体内酝酿。
很多研究已经证实,超过30%的心梗患者在发作前几小时到几天内,并未出现典型胸痛。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这三类人群,典型症状出现的概率更低,反而更容易被误诊成胃病、感冒或是疲劳。
第一个异常信号,其实是持续性的极度疲劳。不是熬夜通宵后那种累,而是一种说不出原因的乏力,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连走几步都觉得累。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有些人早上起来就觉得累,明明没有干重活,却感觉像被抽干了力气。这背后隐藏的是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氧造成代谢紊乱,身体自然会通过疲劳感提醒你,它已经撑不住了。
美国心脏协会在2024年发布的数据指出,约有45%的女性心梗患者在发作前一周内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疲劳,而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和心脏有关。如果你最近总是莫名其妙地累,尤其是伴随心跳加快、出汗、睡眠不好,那就该引起警惕了。
第二个异常信号,是消化系统的不适。很多人以为肚子胀、恶心、反酸是胃的问题,但心脏问题引起的心源性胃部症状并不罕见。横膈膜附近的心肌缺血时,神经反射会波及到胃肠系统,造成类似胃炎的表现。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有位老太太,连续三天觉得自己胃口差,吃点饭就想吐,家人以为是胃病犯了,结果第四天突发心梗,抢救时已错过黄金时间。
你以为是胃病,其实是心梗在作怪,这类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特别在夜间或清晨恶心感明显,伴随胸闷、出汗、焦虑感时,更要高度怀疑心脏问题。如果是普通胃病,很少会伴随濒死感,但心梗的不适常常让人感到莫名心慌,这点很关键。
我们曾经分析过一项国内心脏病中心的接诊数据,在所有急性心梗患者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在发病前72小时内,唯一的表现就是胃部不适。他们没有胸痛,也没有明显心悸,但症状反复发作,吃药也不见好。直到送来医院做心电图,才发现是下壁心肌梗死,而这个部位最容易误导判断。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很多人都忽视了心梗发作前的冷汗。这种冷汗不是运动后那种出汗,而是突然间冒出来,像从皮肤里渗出来一样,伴随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医学上称为交感神经激活反应,是身体对剧烈疼痛或缺血的一种本能反应。
这种冷汗常常出现在心梗前期,尤其是在没有明显胸痛的老人身上,如果你家里的老人夜里突然出冷汗,还觉得不舒服,千万别拖。
从机制上讲,心梗是因为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导致心肌供血中断。堵塞的原因往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这个过程并非瞬间完成,很多时候,血管在完全堵死前会出现短暂、间断的缺血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些前兆期可能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如果能在这个阶段识别并干预,是完全可以避免心肌大面积坏死的。
你觉得不痛就安全了,其实真正的危险是没痛反应。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末梢损伤,痛觉敏感度下降,心梗发作时可能完全没有疼痛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糖尿病人一查就是“无痛性心肌梗死”,等发现时已经晚了。
除了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也是心梗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血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心梗风险就增加15%,而低密度胆固醇每增加1毫摩尔,风险翻倍。控制不好这些基础病,就像在心脏上埋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心梗的并发症极其凶险。最致命的是心源性休克和心律失常,发作后黄金抢救时间只有9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心肌一旦坏死,后果是不可逆的。即使抢救回来,也容易留下心力衰竭、频发心律问题等长期隐患。很多患者术后几年内反复住院,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提醒大家一个冷门但重要的细节:心梗发作高峰常出现在清晨五点到九点之间。这个时间段交感神经最活跃,血压波动大,血液黏稠度高,最容易诱发斑块破裂。如果你早晨醒来感到胸口闷、出冷汗、恶心或头晕,不要拖,必须尽早就医。
就诊方面,心梗不是去普通门诊能解决的事。一旦怀疑,哪怕只有一点点症状,也要立刻到设有心电图和急诊心内科的医院急诊。到医院后要求做心电图、肌钙蛋白、冠脉造影评估,不要只做B超和胃镜,那可能完全查不出来。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很多人问我,怎么判断自己的疲劳是普通的,还是心脏在报警。其实关键在于变化和持续性。如果你以前挺能走,现在爬两层楼就喘;以前饭量正常,现在吃几口就恶心;以前睡得好,现在总是醒,出汗心慌。这些变化意味着身体有了新的状况,一旦出现,要主动去查。
还有个经验之谈,别被年轻误导。现在35岁以下心梗发病率比十年前翻了一倍多,和作息紊乱、吸烟、压力大、情绪波动密切相关。别盲目相信体检报告上心电图正常就没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早期心梗,有时心电图根本查不出,只有动态心电监测或冠脉CT能发现问题。
心梗不是老年病,更不是剧痛才算发病。真正的危险,在于它悄悄来、静静走,等你发现时,可能已经晚了。别拿命赌侥幸,疲劳不是你懒,是心脏在求救;胃胀不是你吃多了,是心肌在缺氧。多一分警惕,少一分遗憾。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参考文献[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年全国冠心病临床流行病学统计报告[2]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心肌梗死非典型症状的临床特征分析[3]中国循环杂志.糖尿病与无痛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机制研究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6010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