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某,女,46岁,聊城市人。
2016-7-16初诊
头痛反复发作一年余。原因不甚明确,也未做任何检查。患者是人民教师,大多数因劳累诱发(讲课多时),休息后能缓解。近两个月来才开始测血压,发现血压经常处于130/90mmHg,最高时145/100mmHg,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治疗。
刻诊:患者面色萎黄,疲劳乏力,体型匀称,略显胖,喜暖怕冷。平素急躁易怒,易生气。经常胃脘疼痛,食生冷、食辣则容易诱发胃脘痛,胃脘痛发作时,常伴有腹泻。月经周期24天,月经量少,涩滞难下,月经颜色晦暗,夹杂血块,但无痛经。纳可,眠可,二便调。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弱。
中医诊断:头痛;西医诊断:高血压病。
辨证为气虚头痛,治法:补气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生黄芪90g,人参20g,白术30g,云苓30g,当归20g,
升麻15g,柴胡20g,白芍30g,香附15g,川芎20g,
黄连10g,半夏12g,黄芩30g,干姜20g,桂枝30g,
厚朴12g,槟榔20g,熟地40g,天麻10g,吴茱萸9g,
鸡血藤30g,桃红各10g,五味子10g,
甘草10g 。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日一剂。14剂。
2016-7-20二诊
患者未来诊室,微信汇报病情:药用三剂,感觉良好,头已经不痛,但睡一晚,晨起感觉腰痛。血压改善非常好,今晨测血压118/75mmHg。并告诉我:这是近3个月来最好的血压值。
嘱其坚持用药。
2016-7-30三诊
头痛基本消失,血压稳定在120/80mmHg,仍然时感疲劳。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有齿痕。
上方生黄芪改为120g。水煎服,日一剂,14剂。煎煮法同上。
体会
这位高血压病患者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病。虽然头痛一年多了,但从没有测过血压。只是近来头痛加剧,才去测血压,发现了自己患了高血压病。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低,就是很多病人患了高血压,自己却长时间不知道。本例患者虽然知道了自己患高血压病,但是对于服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有一定的抵触。她认为:一方面西药虽然能够降压,但有较强的副作用;另外,若服用西药降压,按照西医大夫的讲法,必须要终身服药。她对终身服药感到很大的恐惧,认为自己还这么年轻,却要一直服用降压药,接受不了。所以就来济南找中医治疗。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头痛,但是除了头痛之外,还有很多的不适症状,比如:胃脘痛、急躁易怒、易生气、疲劳乏力、月经不好等,除了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之外,还有一系列的虚损的症状、更年期综合征的一些症状。因此,对这类病人的治疗,必须要从宏观整体角度综合考虑,既要治疗头痛,还要治疗胃脘痛,还要治疗其月经不调。必须从整体把握病人,调整病人的体质。通过改善病人体质,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我推测该患者以前可能很少吃药,不论中药还是西药,因为她对药物的反应的灵敏度是非常高的。仅仅吃了三服中药头痛就改善的非常好,血压也降到了118/75mmHg,而且是最近3个月来的最好的血压。这一点也是令我感到非常意外的。谁说中医不能降血压?谁说中医药降压效果慢、是慢郎中?中医不仅能很好地降血压,而且起效也非常快。两个周过后患者血压基本上稳定在120/80mmHg。通过大补气血的办法兼以清肝火,补肾阴,不仅解决了头痛的困扰,疲劳乏力也改善的挺好。气血通畅了,血压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所以说,大补气血不仅能够升血压,也能够降血压,这是我在临床当中得到了一个经验。在某种程度上,现代的很多高血压病患者,都是虚损性病变,只有补虚才能解决血压值升高及血压升高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858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