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虚寒者忌服紫花地丁。
田野里的紫色小精灵——紫花地丁的神奇世界
紫花地丁(别名箭头草、独行虎)
说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城里的朋友不太熟悉。但要是说紫花地丁,懂植物的人就知道了。这小家伙可真是深藏不露的宝贝!
长相可人的"小紫花"
古代的本草著作里就有记载,说它是"清热解毒之良药"。那时候的人们就发现了它的独特价值,把它列为常用的药草之一。
听村里的老中医说,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紫花地丁可是家家户户都要备着的"宝贝"。春天一到,家家户户的老人都会带着孩子们上山采摘,回来晒干储存。
主治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清热解毒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辛,苦主泻,辛主散,寒能清热,入血分,能起到解血热、消肿痛之效,攻毒散结而活血,并且还能利湿热通水道,为清热凉血、解毒消痈的要药。
解蛇毒
紫花地丁能清热凉血解毒,对溶血性的蛇毒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用新鲜的紫花地丁捣汁内服,局部以新鲜的紫花地丁与少量雄黄捣碎外敷,可治疗蛇毒。
抗菌抗病毒
现代医学表明,紫花地丁对结合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皮肤真菌以及钩端螺旋体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清热、消肿、消炎等。
抗癌
紫花地丁全草含有黄酮类物质,能促进健康人体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人体抗癌作用,常用与治疗牙龈癌、乳腺癌、食管癌、阑尾肿瘤、胃癌以及生殖系统癌症。
●配伍
1、治疗化脓性感染鲜紫花地丁,洗净,捣烂,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后外敷之。治疗外伤引起的皮肤化脓性感染19例, 一般在2~3天痊愈。2、治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3、治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4、治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5、治疗外感热病以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双花各15g,天葵子6g,随证加味,水煎服,每日1剂。
●治如炊饼一切毒:黄花地丁(即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40g。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煎汁去渣,又成膏摊贴。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摘自地丁膏《惠直堂经验方》)2.治喉痹:箭头草叶,研,入酱少许,笔蘸入喉中,吐。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摘自《普济方》) 3.治各种疔毒,痈疮疔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舌红脉数者:金银花9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6g。先水煎,后加五灰酒半盏;药渣再加如法煎服,盖被取汗。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臣药。(摘自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治疗急性皮肤感染,用鲜紫花地丁草20克,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早晚各换药1次。治疗64例,平均3天治愈。
●消毒汤(《袖珍方》卷六引《德生堂方》)。处方:紫花地丁 当归 赤芍药 大黄 黄耆 金银花各15克 甘草节6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诸毒恶疮肿痛。用法用量:每次30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随上下服之。
●牙周败毒饮组成 生石膏30克 黄芩12克 紫花地丁15克生地20克 玄参12克 大黄6克功能 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泻火通便。主治 急性牙龈炎、牙龈脓肿、智齿冠周炎、急性尖周炎、早期蜂窝组织炎等疾患。牙周组织急性炎症多因上焦有热,胃火上攻,以致牙周水肿肿胀,充血发红,渗出化脓,牙齿叩痛,牙周粘膜扪痛,影响咀嚼进食。并可伴有口热口渴,口粘口臭,便干尿黄,舌质偏红,舌苔黄或厚腻,脉实或弦数。禁忌 便溏者慎服,孕妇慎服。
●用地丁研为细粉,水调为如弹丸大小,填脐内,盖以药棉,麝香膏覆盖固定,一日一换.以愈为期,效甚佳.优于五倍子粉.然若加 适量或 等量五倍子粉则效更佳.而五倍子更长于治疗滑精. 紫花地丁草捣为膏,贴胶上,立止,梦遗多因下焦火盛所引起,地丁有清热作用,涂脐可清下焦火,故用之有效。
●紫花地丁汤(生殖器疱疹)
处方】紫花地丁15克,白鲜皮15克,马齿苋25克,木通10克,黄精10克,侧柏叶10克,黄柏10克,赤芍10克,甘草8克。【加减】痒者,加浮萍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疼痛者加连翘15克,升麻6克,红花10克,附子(先煎)20克,腹泻者,加肉桂(后下)6克,砂仁(后下)10克,茯苓15克;小便刺痛者,加车前子15先,泽泻20克,茜草15克,桑白皮12克,口腔糜烂者,加黄连10克,生地黄15克,黄芩15克;发热者,加柴胡40克,牛蒡子15克,荆芥10克,菊花10克,疮面渗液者,加五味子10克,白及20克,白芸香10克【用法】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每日1剂,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拔疔散岐天师传。统治诸疔。紫花地丁一两 甘菊花一两水煎服,六剂全愈。疔疮之生,膏粱人居其半,皆因营卫过滞,火毒外发也,非独节候寒温之失令,肃杀瞬息之违和得之,故所生之处,无一定之部位。其症颇多,古今称名不一,孙真人分一十五种,李东垣分二十三种,申《启玄》分三十四种。其实华元化分五种尽之矣。五种者,分五脏也。称名多者,乃象形而名之也。名多反无一定治法,不若遵元化五疔为要。
●治痛风 柳树花、金银花、蒲公英、土茯苓、紫花地丁、生大黄各 10克30克,水煎30分钟,浸洗患处。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治淋巴结核:紫花地丁15克,夏枯草12克,元参9克,大贝母9克,牡蛎15克。水煎服。●治阑尾炎:紫花地丁、金银花各30克,连翘、赤芍各15克,黄柏9克。 水煎服。●.治肠炎痢疾:紫花地丁、红藤各30克,蚂蚁草60克,黄芩10克。煎服。●.治黄疸内热:紫花地丁末,酒服6克。●.治前列腺炎:紫花地丁、紫参、车前草各5克,海金沙30克。煎汤,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数日。●治热病发斑:紫花地丁、生地各15克,赤芍、丹皮、连翘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煎服●.治目赤肿痛:紫花地丁、菊花、薄荷各9克,赤芍6克。水煎服。●痈肿疔疮新鲜的捣烂以后敷在疮口上,疮口自动就像老鼠见猫一样缩下去了,不敢抬头,外敷内服。外敷内服,内外兼治,治什么?治这个痈肿疔疮。● 治痤疮 紫花地丁对于蛇伤效果还很好。 所以凡是能够成为蛇药的,它一般可以治皮肤恶病,恶疮,恶癣,恶毒皮肤病你就用它,为什么呢?连毒蛇咬的这么严重的,它都可以降服,那皮肤的所谓的恶病啊,疮痒那就是小case,小菜一碟。五味消毒饮芳香化浊清肺和胃功效具有益胃清肺、平喘止咳的功效。且茶中的金银花清热解毒,紫花地丁及紫背天葵子可缓解因表皮肿毒而引起的疼痛;蒲公英、野菊花和胃健脾、消散痈肿。材料 金银花15克 野菊花6克 蒲公英6克 紫花地丁6克 紫背天葵子6克,蜂蜜适量做法: 将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白茶加水煎煮,沸腾后闷泡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蜂蜜后,即可饮用。用法用量: 每日1剂,分3次饮服。
●【临床应用】
霉菌性外阴炎紫花地丁、马鞭草各30g,煎水洗外阴及阴道,每日1剂,治疗48例,痊愈44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2.盆腔炎紫花地丁、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土茯苓各30g,枳实、枳壳、三棱、莪术、地鳖虫各15g。将上药加水500~600mL,冷浸30分钟,然后煎至150~200mL,冷却至38℃左右,保留灌肠4小时以上。每日1次,以晚上睡前为宜,10次为1疗程。治疗79例,显效75例,有效4例,总效率为100%。随访半年,疗效巩固。3.各种炎症感染复方紫花地丁注射液:紫花地丁2份,野菊花、连翘各1份制成。治疗扁桃体炎、肺炎等96例,疗效良好。对支气管炎及外科感染等症亦有疗效。每日1~2次,每次2mL。4.淋巴结核、化脓性感染紫花地丁、蒲公英、半边莲各15g,水煎分2次服,并用药渣捣烂外敷患处。5.腮腺炎将紫花地丁及蒲公英鲜品捣烂为糊,用两层纱布包裹好,展平敷于患处,若无鲜品可用干品各10~15g,捣碎,鸡蛋清调为糊状,同法敷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疗程,一般2~3天肿胀减轻,5~7天可痊愈。6.疖肿取新鲜紫花地丁300~500g洗净,除去多余水分,加入食盐3~5g捣烂成糊状备用。使用时,洗净患处,常规消毒皮肤,根据患处部位大小,取适量药糊敷于患处,以较细密的敷料包扎固定。每日换药2次。【常用药对】1.紫花地丁配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散痈肿;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二药配伍,相互促进,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散结消肿之力量倍增。治疗疔疮肿毒、丹毒、乳痈等红肿疼痛之症。2.紫花地丁配菊花紫花地丁苦寒,功善清解热毒,消痈散结,用于热毒炽盛之内外诸痈肿,尤为治疗疔疮之要药;菊花辛甘苦微寒,有清热解毒之效,尤善治疗毒。二药合用,清热散结消肿倍增。治疗疔疮。若溃烂可加当归养血活血,以促其生肌收口。3.紫花地丁配金银花紫花地丁、金银花两者皆为清热解毒之品。紫花地丁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金银花能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二药合用,共增加解毒散热消肿之功。治疗痈肿疔疮。4.紫花地丁配蚤休紫花地丁苦泄辛散,寒以清热,善入血分,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蚤休苦以降泄,寒能清热,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二药伍用,相须为用,治疗痈肿疗毒及毒蛇咬伤。【名方应用】1.地丁膏(《惠直堂经验方》):李时珍说:“紫花地丁主一切痛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本方用黄花地丁即蒲公英与紫花地丁等份,煎汁熬膏摊贴,治乳吹并一切肿毒。2.紫花地丁散(《普济方》):本方用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散结,配伍当归、金银花、大黄、赤芍药、甘草节治疗疔疮热毒,痈肿发背等症。《证治准绳》该称地丁草汤。3.地丁饮(《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本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疮初起,经络阻滞,热毒渐炽,麻痒相兼,隐隐作痛,红肿灼热,疼痛逐渐加剧者。取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连翘、金山栀、草河车、生甘草,有五味消毒饮之意。
●紫花地丁每100g干物质中含有蛋白质29.27g,含可溶性糖2.38g,氨基酸33.95mg及多种维生素。每1g干紫花地丁中含铁354.8μg、锰30.3μg、铜22.2μg、锌55.8μg、钡11.3μg、锶87.3μg、铬69.0μg、钼60.0μg、钴9.7μg、钙3.9μg。将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采下,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3~5min炒食、做汤、和面蒸食或煮菜粥均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6029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