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得分部位论治,哪里痛用哪种药 有人额头痛,有人头顶痛,有人偏头痛。不同部位用药不同,可不能搞错! 《景岳全书·头痛》中说:头痛有各经之辨,太阳在后;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厥阴肝经 会于巅顶……《医论三十篇》中说:病有经络,药亦有经络。如果按头痛的经络部位,来辩证选药自然更好。 就比如:太阳经——后脑痛——引经药有羌活阳明经——前额痛——引经药有白芷厥阴经——头顶痛——引经药有吴茱萸少阳经——头侧痛——引经药有柴胡太阴经——全头痛——引经药有苍术少阴经——全头痛——引经药有细辛 1、太阳经头痛部位:头后部,或牵连颈背、前额、头顶症状:恶寒发热,自汗出或无汗,舌苔薄白,遇到风寒就加重参考:多由于风寒外感引起,常用荆防败毒散、川芎茶调散加减,也有外感风湿引起的,则可以用羌活胜湿汤。中成药有荆防颗粒(或荆防合剂)川芎茶调芄(或川芎茶调颗粒、川芎茶调片)。 2、阳明经头痛部位:前额,眉棱骨处。症状:出汗多,怕热喜凉风,口渴口苦咽喉干,多便秘,舌苔黄。参考:多由风热或胃火循经上攻引起,因此以祛风清热为主,用辛凉的桑菊、银翘药。常用的方剂有桑菊饮加减、白虎汤加减。中成药有桑菊感冒颗粒(或桑菊饮片)。 3、厥阴经头痛部位:头顶,或连面部、眼部症状:四肢冰冷、伴干呕,舌淡苔白(阳虚)或舌红少苔(阴虚)参考:多是久病虚寒,用药以温中止呕的吴茱萸汤为主。若患者已久寒、遇寒头痛加剧,我的经验是,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中成药有当归四逆颗粒(不含吴茱萸)。 4、少阳经头痛部位:头两侧,可连及耳朵、外眼角症状:口苦、咽干、眼花或眼前发黑,舌红苔黄,心烦,有时呕吐参考:多由胆经郁火或肝气不舒引起,主用柴胡、黄芩疏肝泻火,经典的方剂有小柴胡汤加减、龙胆泻肝汤。中成药有小柴胡颗粒(或小柴胡汤芄、小柴胡片)。 5、太阴经头痛部位:不定,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症状:腹部胀满,腹泻腹痛,口淡、食欲不好,舌苔薄白参考:多是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多以发汗解表,温里驱寒为主。可参考麻黄汤、小青龙汤等。中成药有麻黄汤颗粒。 6、少阴经头痛部位:不定,以全头痛多见。症状:精神疲倦、喜卧嗜睡、面色苍白、舌苔白滑参考:本质是津虚营弱、阳气衰微。表证起初多因受寒而起病。多以附子、桂枝之类祛风温经,助阳化湿,经典方剂有桂枝附子汤。表实重症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的情况,或可用麻黄、附子、细辛加减,以助阳发汗解表。中成药有桂枝附子颗粒、附子理中芄。 文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医##中医养生##清风计划# #头痛治疗误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701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