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血虚、肝郁、痰湿、腹泻、便秘,身体自带5个经典养生穴,在家就能按,建议收藏!1、补肾找——太溪穴(肾经原穴,能补能泻,肾虚人群的固本穴)作用:滋阴补肾、固本培元,用于肾虚所致的手脚冰凉、腰酸、乏力、失眠等症状。操作:每周按3-4次,每次3-5分钟为宜,按揉时会有明显酸胀感。2、补血选——血海穴(气血汇聚之处,用于血虚诸证)作用:补血养血、活血化瘀,用于血虚、血瘀所致的头晕、面色差、月经量少、痛经、色斑等症。操作要领:按揉过度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发红、酸痛。3、化痰(湿)找——丰隆穴(“化痰除湿第一穴”,“痰多必选丰隆”,痰多、痰湿体质的“清痰穴”)作用: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用于各种痰湿证,如肢体沉重、喉咙痰多、咳嗽痰多等症。4、腹泻、便秘找——天枢穴(“肠道调节开关”,便秘、腹泻双向调节)作用:理气通便、改善肠道功能,既能改善便秘,也能缓解腹泻,是肠道问题的“双向调节穴”。比如便秘时顺时针按揉,腹泻时逆时针按揉,力度轻柔(腹部皮肤薄,别用力按压),每次按3-5分钟,每天1-2次。5、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揉——太冲穴(肝经的“原穴”,肝郁人群的“疏肝穴”)作用:疏肝解郁、平肝降火,用于肝气郁结、肝火旺盛所致的情绪低落、头痛、失眠、口干、眼痛等症。6、血虚+肾虚——血海穴+太溪穴7、痰湿+便秘——丰隆穴+天枢穴8、失眠+肝郁——太溪穴+太冲穴此外,以上穴位要避免过度按揉,特殊人群应慎用(如血海穴、太冲穴孕妇要慎用;天枢穴、太溪穴婴幼儿用力要轻)。温馨提示:因个人体质及病情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特殊情况请遵医嘱!#万能生活指南# #秋日生活打卡季# #健康# #养生# #中医# #微头条日签# #上头条 聊热点# #养生穴位# #分享今日的感悟#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6007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