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儿夜啼(惊悸):症状:夜间频繁哭闹,哭声响亮,哄抱难止,可能伴有惊跳。做法:取蝉蜕3克(去头足),加水2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5分钟,去渣取汁,放温后分2次喂服,每日1剂。蝉蜕能镇静安神,缓解小儿夜惊。
2. 痛经(寒湿型):症状:经期小腹冷痛,得温则减,经血暗紫有块,怕冷。做法:生姜15克(切片),红枣8颗(去核),红糖2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趁热饮用,经前3天开始,每日1次。生姜驱寒,红糖暖宫,能缓解寒湿痛经。
3. 更年期潮热:症状:突然全身发热,面红出汗,片刻后缓解,伴心烦、失眠。做法:百合30克,莲子20克(去芯),大米50克,一同煮粥,加少许冰糖调味,每日1次,晚餐时食用。百合清心,莲子安神,能调和更年期燥热。
4. 手脚脱皮(干燥型):症状:手掌、足底皮肤干燥脱屑,无瘙痒,秋冬加重。做法:取新鲜山药200克,洗净去皮后捣烂成泥,加入蜂蜜10毫升拌匀,睡前涂抹于脱皮处,戴手套或袜子过夜,次日洗净,每日1次。山药含黏液蛋白,能滋养皮肤。
5. 口唇干裂(阴虚):症状:嘴唇干燥起皮,甚至裂口出血,喝水后仍不解渴。做法:取熟猪油(或橄榄油)10毫升,加蜂蜜5毫升,搅拌均匀,每晚睡前用棉签蘸取涂抹唇部,轻轻按摩1分钟,坚持1周。油脂和蜂蜜能锁住水分,修复黏膜。
6. 冻疮(初期未溃):症状:手脚或耳郭红肿发痒,遇热更甚,无破损。做法:生姜50克(切片),花椒1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放温后(约40℃)浸泡患处20分钟,每日1次。生姜和花椒能温通血脉,缓解冻疮红肿。
7. 足跟痛(劳损):症状:晨起或行走时足跟刺痛,活动后略减轻,久站后加重。做法:取米醋500毫升,倒入盆中加温水至能没过足跟,浸泡30分钟,每日1次。米醋能软化角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8. 尿频(肾虚型):症状:夜间小便次数多(超过2次),尿量不多,无尿痛,伴腰膝酸软。做法:芡实30克,核桃肉20克,大米60克,煮粥食用,每晚1次。芡实固肾,核桃温肾,能改善肾虚尿频。
9. 小儿遗尿(5岁以上):症状:睡眠中不自主尿床,每周超过2次,醒后才察觉。做法:山药50克(去皮切块),益智仁10克,加水300毫升,煮至山药软烂,取汁及山药,分2次给孩子吃,每日1剂。山药健脾,益智仁固肾,适合小儿遗尿。
10. 胃寒胃痛:症状:胃部怕冷,受凉后隐痛,热敷后缓解,伴食欲不振。做法:生姜10克(切丝),羊肉50克(切片),加水400毫升,煮至羊肉熟烂,加少许盐调味,吃肉饮汤,每日1次,空腹食用。生姜温胃,羊肉散寒,能缓解胃寒疼痛。
11. 慢性咽炎(阴虚型):症状:咽喉干燥发痒,有异物感,晨起恶心,干咳少痰。做法:麦冬15克,胖大海5克,桔梗10克,加沸水500毫升冲泡,焖10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每日1剂。麦冬滋阴,胖大海利咽,能缓解咽喉不适。
12. 声音嘶哑(用嗓过度):症状:说话声音沙哑,费力,声带疲劳,无疼痛。做法:雪梨2个(去核切块),川贝母5克(研末),冰糖3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取汁放温,分3次饮用,每日1剂。雪梨润喉,川贝护嗓,能修复声带疲劳。
13. 痤疮(肺热型):症状:额头、脸颊生红色丘疹,有脓头,伴口干、便秘。做法:蒲公英30克(干品),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去渣取汁,放温后分2次饮用,同时用药液冷却后洗脸(避开眼周),每日1次。蒲公英清热解毒,能缓解肺热痤疮。
14. 扁平疣(病毒感染):症状:面部、手背出现扁平丘疹,肤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做法:薏米50克,加水8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至薏米软烂,吃薏米饮汤,每日1次,同时取煮好的薏米捣烂,外敷疣体15分钟,每日1次。薏米有抗病毒、祛湿作用。
15. 带状疱疹(初期):症状:皮肤出现成簇水疱,沿神经分布,疼痛明显,伴灼热感。做法:新鲜马齿苋200克,洗净捣烂,取汁液涂抹患处,每日3~4次,同时将马齿苋加水煮10分钟,取汁饮用,每日1次。马齿苋能清热解毒、止痛,缓解疱疹炎症。
16. 失眠(心火旺):症状:入睡困难,心烦多梦,口干舌燥,舌尖红。做法:莲子30克(去芯),百合20克,冰糖15克,加水4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睡前1小时吃莲子百合、饮汤。莲子清心,百合安神,能改善心火旺失眠。
17. 焦虑烦躁(肝气郁结):症状:情绪低落,易怒,胸闷胁胀,叹气后略舒。做法:合欢花15克,玫瑰花10克,加沸水300毫升冲泡,焖5分钟后饮用,每日1剂,分2次喝。合欢花解郁,玫瑰花疏肝,能缓解情绪不畅。
18. 晕车(前庭敏感):症状:乘车时头晕、恶心,甚至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做法:生姜1片(约3厘米见方),用胶布固定在肚脐上,乘车前30分钟贴好;同时含1片生姜在口中,能减轻晕车反应。生姜能温胃止呕,抑制前庭敏感。
19. 醉酒醒酒:症状:酒后头晕头痛,恶心欲吐,口干,步态不稳。做法:葛根3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放温后分2次饮用。葛根能促进酒精代谢,缓解醉酒不适。
20. 轻度水肿(脾虚):症状:眼睑、下肢轻微浮肿,按之凹陷,晨起明显,伴乏力。做法:冬瓜皮50克(干品),玉米须30克,加水8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冬瓜皮利水,玉米须消肿,适合脾虚水肿。
21. 肥胖(痰湿型):症状:体型肥胖,肢体沉重,易困倦,大便黏滞。做法:干荷叶15克,生山楂1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放温后代茶饮用,每日1剂。荷叶祛湿,山楂消脂,能辅助调节体重。
22. 高血压(初期):症状:血压轻度升高(140-159/90-99mmHg),头晕头胀,耳鸣。做法:新鲜芹菜200克(带叶),洗净后切段,加水300毫升,煮10分钟,取汁放温,分2次饮用,每日1剂。芹菜含芹菜素,能辅助调节血压。
23. 高血脂(轻度):症状:血脂轻度偏高,无明显不适,或伴头晕、肢体沉重。做法:山楂20克,决明子15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去渣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山楂降脂,决明子清脂,能辅助调节血脂。
24. 糖尿病(辅助调理):症状:血糖轻度升高,口渴多饮,尿多,乏力。做法:新鲜苦瓜100克(去瓤),切片后加水300毫升,煮15分钟,取汁放温饮用,每日1次,可加少许代糖调味。苦瓜含苦瓜苷,能辅助调节血糖。
25. 脂溢性脱发:症状:头皮油腻,头发稀疏脱落,尤其头顶明显,伴头痒。做法:侧柏叶30克(干品),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温后用药液洗头,按摩头皮5分钟,每周2~3次。侧柏叶能控油、促进毛发生长。
26. 早生白发(肝肾不足):症状:30岁前头发早白,从鬓角或头顶开始,伴腰膝酸软。做法:黑芝麻50克,制何首乌15克,核桃30克,共研成细末,每次取10克,用温水冲服,每日2次。黑芝麻补肾,何首乌益精,能滋养头发。
27. 耳鸣(肝火型):症状:耳内轰鸣,声音较大,伴口苦、易怒、头晕。做法:菊花15克,夏枯草10克,加水4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去渣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菊花清肝,夏枯草泻肝火,能缓解肝火耳鸣。
28. 老花眼(初期):症状:看近物模糊,需戴老花镜,伴眼睛干涩。做法:枸杞20克,桑葚15克,加水400毫升,煮15分钟,取汁及食材,分2次食用,每日1剂。枸杞养肝,桑葚明目,能滋养眼部。
29. 飞蚊症(轻度):症状:眼前有黑点飘动,如飞蚊,不影响视力,多见于中老年。做法:黑豆50克,枸杞15克,加水600毫升,煮至黑豆软烂,加少许冰糖,吃豆饮汤,每日1次。黑豆补肾,枸杞明目,能滋养眼底。
30. 过敏性鼻炎:症状:晨起打喷嚏、流清涕,鼻痒,遇冷空气或花粉加重。做法:苍耳子10克(炒黄),辛夷花5克,加水3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放温后用药液熏蒸鼻腔(避开烫伤),每日2次。苍耳子、辛夷花能通鼻窍,缓解过敏。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562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