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朱砂掌功法修习精要:以杨永先生传承为宗!
2025
11-05

朱砂掌功法修习精要:以杨永先生传承为宗!

朱砂掌者,内家秘传也。

其功以掌为刃,以气为锋,暗劲透骨,如朱砂烙印,故名。

京武记得在行拳之后,盘炼朱砂掌功,双膀臂气感如电流,麻酥酥的触感至今难忘。

感其理精深,法简效宏。今以武者视角,提炼修习精要,望与同好共参。

一、根基:桩功为体,气沉丹田

桩法精要:

身直立,两脚与肩同宽,膝微屈如坐高凳,尾闾中正,百会虚领,舌抵上腭,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指尖微翘。

双目垂帘,神意内敛,默数呼吸,每息三至五分钟。

注解:

桩功为朱砂掌之根基,如树之扎根。

此式融合少林马步与道家混元桩,强调 ‘三点一线’(百会、会阴、涌泉垂直相对),能固下焦、通任督。

初练时易觉腿酸,需循序渐进,每日递增时长。

待气息顺畅,掌心渐生麻热感,方入佳境。

二、虎部五式:刚柔并济,内劲初成

(一)虎掌踏地

吸气时全身松柔,双掌下按如按浮球;呼气时意念下沉,十趾抓地如虎爪扣石,掌根发力贯达涌泉,同时提肛收腹,目注前下方。

(二)虎掌推山

吸气时双臂平伸,掌心向前如推山;呼气时肩背催肘,肘催手,掌根前送,意念穿透三丈之外巨石,同时牙齿相扣,丹田鼓荡。

(三)虎掌托天

吸气时双臂上举,掌心朝天如托日月;呼气时夹脊发力,掌根上顶,意念连接九霄,同时足趾抓地,脊柱节节上拔。

(四)虎掌分壁

吸气时双臂侧平举,掌心向外如分两山;呼气时腰胯拧转,掌根外撑,意念劈开身前屏障,同时肩背松沉,气贯四梢。

(五)虎掌摸苍穹

吸气时以腰为轴左旋,双手交叉上举;呼气时双臂外旋下落,掌心如摸穹顶,意念笼罩方圆十丈,同时脊柱节节放松,尾闾画圆。

注解:

虎部五式以 ‘刚’ 为主,每式重复 5-49 次,需遵循 ‘三调合一’(调身、调息、调心)。

初练宜轻劲慢练,待动作熟练后,呼气瞬间爆发寸劲,如爆竹骤响,力透掌心。此阶段重点培养 ‘整劲’,使周身气血如江河奔涌,直达劳宫。

三、龙部五式:柔中寓刚,化劲入微

(一)青龙舒肢

吸气时右掌上托至头顶,左掌下按至胯侧;呼气时两掌对撑如拉硬弓,腰脊如弹簧蓄力,同时目注右掌指尖,意念延伸至天外。

(二)青龙探海

吸气时左旋拧腰,右掌上翻如探海底;呼气时脊柱节节展开,掌根下按如压千斤,同时提肛收腹,目注右脚后下方虚空。

(三)青龙寻珠

吸气时后仰探身,双掌如龙珠环绕;呼气时脊柱后弓如桥,掌根前送如戏珠,同时头顶百会虚领,意念锁定七丈外绿色目标。

(四)青龙探爪

吸气时前手如探囊取物,后手如拉弓弦;呼气时肩催肘,肘催手,掌根前透如豹爪穿林,同时胯部前送,气贯指尖。

(五)青龙腾云

吸气时提膝抱球,如踏云雾;呼气时震脚发力,双掌下按如降魔杵,同时丹田内转,意念驱散周身浊气。

注解:

龙部五式以 ‘柔’ 为用,强调 ‘螺旋劲’ 与 ‘波浪劲’ 结合。

每式需配合腰胯旋转,使力从地起,经腿传腰,再由肩臂贯掌。

初练易觉僵硬,可先慢练体会劲路,待纯熟后渐增速度,如游龙戏珠,刚柔相济。

四、呼吸要诀:踵息胎息,气通百脉

呼吸法:

自然呼吸:初练时采用鼻吸鼻呼,吸气时腹部自然鼓起,呼气时收缩,如皮囊鼓荡。

逆腹式呼吸:熟练后改为吸气收腹,呼气鼓腹,配合掌力发放,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踵息胎息:进阶后尝试吸气时意念从涌泉入,沿腿内侧至丹田;呼气时从丹田经臂内侧达劳宫,如泉水上涌,绵绵不绝。

注解:

呼吸为朱砂掌之动力核心。

逆腹式呼吸可增强腹压,提升掌力穿透性;踵息胎息则能沟通天地之气,滋养脏腑。需注意呼吸不可过急过滞,应与动作协调,如潮汐涨落,自然流畅。

五、炼意心法:天人合一,神意交融

炼意八诀:

松(全身松柔如棉)、慢(动作徐缓如龟)、

匀(速度均匀如钟摆)、大(意境宏大如天地)、

空(心境空明如太虚)、虚(意念虚灵如梦境)、

灵(神意灵动如飞鸟)、静(杂念俱寂如深潭)。

注解:

炼意需结合动作展开想象。如虎掌托天时,意念自身顶天立地,双手托举日月;龙部探海时,想象掌心吸摄海底精华。此非玄虚,实为通过意象引导气血,增强内劲。初练易分心,可先专注单一意象,如掌心发热感,渐至 ‘物我两忘’。

六、采气之法:吞吐天地,日月精华

采气五式:

虎掌踏地:吸地气,想象掌心劳宫穴如吸盘,摄取大地灵气。

虎掌推山:采东方生气,面向日出方向,吸紫气入膻中。

虎掌托天:纳天气,双手如接甘露,沿任脉注入丹田。

虎掌分壁:采四方气,双掌如海绵吸水,从四面汇聚能量。

虎掌摸苍穹:采宇宙气,意念笼罩八方,气入百会,滋养元神。

注解:

采气需择时择地,以清晨卯时、月夜亥时为佳,在松柏林、江河畔尤妙。吸气时意想清气入体,呼气时病气浊气排出。

初练可能无感,坚持百日,掌心会有清凉或温热感,此乃气感初现。

七、进阶要旨:龙虎交会,化劲无形

龙虎部精要:

降龙伏虎:双掌开合如抱球,意念揉碎天地浊气。

坎离相对:掌心对搓如熔铁,意念水火既济,打通心肾。

太极运转:腰胯旋转换劲,如太极阴阳鱼,化解外力。

乾坤交泰:俯仰之间换气,如天地交合,调和阴阳。

阴平阳秘:双掌升降如潮汐,平衡周身气机。

注解:

龙虎部为朱砂掌最高境界,需虎部龙部纯熟后方可习练。

此部强调 ‘化劲’,即通过身法步法的转换,将对手劲力导入地下。

练习时需闭目感受劲力走向,如临大敌,方能临阵不乱。

八、禁忌与调养

禁忌:

饭后、酒后、大怒后忌练,以免气血逆乱。

女性经期宜停练虎部重手法,改练龙部柔和式。

不可贪多求快,每式过度练习易致气滞血瘀。

调养:

练后需搓手浴面,拍打周身放松。

多食山药、枸杞等补气食材,忌辛辣油腻。

配合站桩、打坐养气,如每日辰时面东静站一刻钟。

结语

朱砂掌者,非一日之功。

从虎部筑基到龙虎化劲,需十年如一日,方能内劲透骨,掌开碑裂。然其养生功效亦显著,坚持习练可强筋健骨,延年益寿。

武者当以 ‘武医同源’ 为念,以武入道,以掌修心,方不负先贤传承。

(注:本文参阅相关资料整理,所述功法为杨永先生家传体系,与其他流派存在差异,习练者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尝试导致损伤。)

《传统武术精粹》精选内容合集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