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凝心脉,是一种中医常见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失调,与气候寒冷或感受风寒有密切关系。在中医理论中,心主血脉,其正常功能依赖于阳气的温煦。当寒邪侵袭人体,特别是影响心脏时,会导致阳气受阻,血脉凝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患者常常突然感到心痛如绞,这种疼痛剧烈而难以忍受,仿佛心脏被紧紧地拧住。疼痛不仅局限于心脏部位,还可能放射至背部,使患者感到整个上半身都被疼痛所笼罩。由于疼痛剧烈,患者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平躺,只能保持坐立或半卧位寒凝心脉的患者在发病或病情加重时,常常伴随着形寒的症状。即使在温暖的室内,患者也感到寒冷难耐,四肢末梢的温度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这种寒冷感不仅限于体表,患者还会感到从内而外的寒冷,甚至出现冷汗淋漓的情况。治疗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的主要功效在于通阳理气。枳实味苦、辛,微寒,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厚朴味苦、辛,性温,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薤白味辛、苦,性温,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功效;桂枝味辛、甘,性温,可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瓜蒌则味甘、微苦,性寒,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的功效。五味药材相互协同,共奏通阳理气之功,治胸痹心痛、痰浊闭阻、胸阳不振当归四逆汤则以温经散寒为主要作用。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桂枝味辛、甘,性温,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细辛味辛,性温,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炙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大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七味药材共同组成当归四逆汤,能够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很好疗效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对于阴寒极盛之胸痹重症,表现为胸痛剧烈、痛无休止、伴身寒肢冷、气短喘息、脉沉紧或沉微者,常采用温通散寒之法进行治疗。此时,可予乌头赤石脂丸加荜茇、高良姜、细辛等药材以增强疗效。乌头赤石脂丸本身具有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加入荜茇、高良姜、细辛等药材后,能够进一步增强其温通散寒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阴寒极盛之胸痹重症的症状。
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12克、厚朴12克、薤白10克、桂枝10克、瓜蒌10克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9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大枣10枚、通草10克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11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