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上焦宣痹汤3
2025
08-07

上焦宣痹汤3

三焦辩证入门

    今天复习整理上焦宣痹汤的医案,由南岛老师讲解后,会觉得特别清晰

医案—湿痹咳嗽

龚某某,男,73岁,2004年12月23日就诊。

★主诉:反复咳嗽3个月。初因受凉,引发急剧咳嗽,无寒热,查血象无异常。胸透:肺纹理增粗。曾服麻杏甘石汤、止嗽散之类,咳嗽略减,近期因食油炸食品再度加重。服前方及罗红霉素、甘草片等效也不佳。

★现症:咳嗽,呈阵发,咳甚微有脸部发热,咽略痒不痛,痰少而色灰白,吹风咳也加剧,但身无怕冷,二便、眠纳均可;舌色稍红,苔白稍厚,脉略弦、关旺寸部不足;咽稍红,扁桃体不肿。

✐咽痒,但不痛,痰少色灰白,吹风咳会加重剧:有表风

✐身没怕冷:无表寒,肾阳没有明显不足

✐二便睡眠都可以:无里证

✐舌质稍红,舌苔稍白厚:湿不重(不腻)

✐脉略弦、关旺寸部不足,寸不足可能是被郁。弦脉主气郁。

✐秋燥咳嗽首先止嗽散。反复咳嗽3个月,从季节发病考虑秋燥咳嗽,用止嗽散后咳嗽有点减,没有明显好转

✐吃了油炸食品加重,提醒有痰(油腻、油炸的东西偏油腻)

✐咳嗽呈阵发性,是有风邪;咳嗽持续性表示有湿邪、痰邪作怪。

✐咳的时候微有脸部发热,提示热邪不重,热重就发热了。咽略痒不痛,提示有风邪。

✐阳明热的话主要反映在扁桃体

★诊断与治疗:此为感冒流连,属肺有风痰兼上焦湿邪郁热。疏风宣肺化痰的同时,舒气透湿清热;以上焦宣痹汤合止嗽散加减:郁金15g,白通草5g,枇杷叶、射干、荆芥、白前、陈皮、百部、紫菀、连翘、银花各10g,桔梗6g。服7剂后,咳嗽大减近除,痰反易出而量相对增多,为上焦气开邪出、痰湿未净的应有反应,以杏苏散合千金苇茎汤4剂理气化痰善后而愈。

✐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荆芥:风药,辛温发表宣透

✍桔梗:通咽喉,提肺气。

✍其余药的作用主要是肃降。

☆杏苏散:苏叶 半夏 茯苓 前胡 苦桔梗 枳壳 甘草 生姜 大枣(去核) 桔皮 杏仁

☆千金苇茎汤:生苡仁  原桃仁  冬瓜子  苇茎

✐方子的关键是上焦宣痹汤加荆芥、银花、连翘解表。

✍一个增加清宣上焦,然后宣开气机、化痰。

✍痰量增多是郁的时间长,一直咳不出来,只有痰清干净了才不咳。

➽问题:弦脉主气郁,关旺为什么不考虑肝咳?

★肝咳的特点

✐可以是阵发性咳嗽,一阵咳嗽往上冲,弦脉也支持肝咳。

✐生气的时候咳嗽。急促的咳,咳得很急迫。

★结合病案

✐考虑到发病过程因为吃了油炸东西咳嗽加重,似乎应该从脾胃考虑,为什么没有合用二陈汤?

✍咳嗽因外感而起,风邪突出,其它邪气不突出。表风容易引发里风,脉象考虑有里风,有肝胆的问题。

✐肝咳的证据不足,弦脉主气郁在本案中是表郁,表郁而气血不畅。

✍比如寸脉沉、关脉浮,主诉不是咳嗽,是失眠,就是表郁气血不畅引起的失眠,艾灸身柱穴,宣发表气,解表后寸沉关旺就保持不住了。

✍如果是肝经有邪引起肝咳,应该左关很大,但寸脉也很少偏沉。

✍如果以风邪为主,应该是浮脉,浮脉主风,表风的脉象是双寸俱浮或者单寸浮。

✍案中“脉略弦、关旺寸部不足”,提醒不仅有风,还有湿邪阻滞,湿瘀阻中焦气机不得发越,中焦偏旺所以关旺寸不足。

✐在脉象的关键明确了湿邪的存在才可能合用上焦宣痹汤。

医案—湿阻咽痛

官某某,女,45岁,2005年1月27日初诊。

★主诉:咽痛咽干9个月。缘于2004年4月牙龈脓肿,然后出现咽痛、咽干。

★现症:牙龈脓肿穿刺后已愈,唯遗咽痛至今未愈,语多则痛,干甚,如食辣椒感,舌根部有异物感,喜饮温水,无咳无痰,咽痛甚则引颈项、肩背酸;咽有血丝、滤泡,不甚红,扁桃体略肿,舌淡红,苔薄白,脉略细弦滑、偏沉,左寸沉甚。

✐牙龈属阳明,从中医角度看脓肿穿刺泻热

✐话多则咽痛,咽干像吃干辣椒,说明津液不足(阳明主津液)

✍长期津液不足波及舌根(属少阴)有异物感,考虑少阴阴液受波及,患者45岁,肾阴不足。结论:津不足,而是肾阴不足。

✐喜饮温水,无咳无痰,咽痛甚则引颈项、肩背酸。

✍病位在脖子两侧以及斜方肌的肩井穴属足少阳胆经,更严重可以牵连到上臂。

✍酸感提醒风湿瘀阻经脉。

✍咽痛是因为湿邪郁表严重,郁而化火,火聚表现为痛。这个症状就是少阳之表有风湿瘀阻。

✐咽有血丝、滤泡,不甚红,扁桃体略肿

✍血丝、滤泡说明营分有点热。

✍滤泡:上焦宣痹汤的主证

✐舌淡、苔薄白:里证不突出;

✐脉略细弦滑,左寸沉甚:不一定是心经的问题,也可能是上焦湿郁的很重。

★诊断与治疗:上焦火热未清,复为湿郁,湿热郁滞少阳经脉。舒气宣透。方选上焦宣痹汤参小柴胡汤加减:郁金15g,枇杷叶、射干、柴胡、法夏、桔梗、秦艽各10g,黄芩、连翘、生甘草、白通草各5g。日服1剂,7剂后,咽痛咽干大减,肩背酸减,脉细弦沉已无,仍略滑,寸稍沉,右稍弦,咽壁仅见少许滤泡。上方再进7剂善后。

✐这里表寒不突出,在有热的时候加重柴胡用量不太准确。柴胡在这里主要是辛温,偏于手少阳。

✍清手少阳风湿郁热选用秦艽,还可以用海风藤、茯苓皮、苦丁茶、防风。海风藤走表,藤类走窜的力量比柴胡强。

✍南岛老师改方:海风藤、郁金、枇杷叶、射干、法夏、桔梗、秦艽、黄芩、连翘、生甘草、白通草,甚至加点茯苓皮。

医案—湿郁胸痹

舒某某,女,47岁,2005年1月19日就诊。

★主诉:胸闷板痛1个多月。始因于感冒后使用抗生素,以致胸上部板闷隐痛。自觉气息不得畅通,喉中如有痰梗而欲咳,咳则咽痛剧,微痒。咳不甚,喜咯吐,但痰不易出,痰色白中带灰,质浓稠。无气喘,饮食如常,口干多饮,咽不红,舌略红,苔略灰厚,脉较弦,左兼细,右略滑。

✐胸闷板痛:片状态自主觉得痛或者是按压疼痛,但胸闷更突出一些

✐胸上部板闷隐痛:膻中、华盖、天突这一片

✐喉中有痰梗而欲咳,痰不易出:病属膲膜

✐痰色白中带灰,质浓稠:有湿。

✐咳则咽痛剧,微痒:风邪

✐无气喘,饮食如常:无里证

✐脉较弦,左兼细,右略滑:提示被闭住的病机很突出

✍左右气机不对称主气郁,弦主湿,痰主滑。当气机被痰或湿痹阻时,容易出现左右脉不对称。

✍脉弦兼细是气机郁痹的表现,下一刻可能弦劲有力。气郁脉有时表现为脉无定型。

★诊断与治疗:胸痹。属湿痰郁热于上焦胸中。治宜舒气宽胸,宣湿化痰。以上焦宣痹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皮20g,法夏、郁金各15g,薤白、枇杷叶、射干、枳壳、桔梗各10g。

①服药7剂后,胸闷大减,胸痛近除,口干略减,咳嗽反增,并转以胸骨后及喉痒为主,痒甚则咳,咳无痰出,舌转淡红,苔转薄白,脉细转滑,右寸、左寸及寸上转浮。此为上焦痰湿渐开,风痰上出,郁热未净。

✐胸痹的初始病因为感冒,所以要透表而出。证属上焦膲膜病,痰湿所致胸痹所以舒气宽胸,宣湿化痰。

✍上焦宣痹汤中没有通草、豆豉,是因为热不重,不需要利尿

✍枳壳、桔梗轻苦微辛,轻宣上焦

✍病位比上焦咽喉部位深一些

✍半夏走上焦走中焦化痰

✍薤白通胸阳

✐右寸、左寸及寸上转浮:有风;

✐脉细转为滑:夹痰。

✐痰湿开后,郁热未净,风痰上出,宣开气机后郁热要透一段时间

②再以宣痹汤合止嗽散、温胆汤加减:郁金、陈皮、竹茹各15g,枇杷叶、荆芥、桔梗、百部、白前、连翘、枳壳各10g,生甘草5g。服7剂,胸闷痛均除,咳、痰均大减,咽中不适,仅略需清嗓动作,多语则声嘶也显减,口干再减。

✐温胆汤中法夏不去,竹茹不需用大量,因为竹茹走上焦的力量很弱,如果没有咳后痰多,竹茹可以少用。

✍丝状的竹茹走上焦;片状的竹茹走中焦厉害些

③风痰郁热均减退而未尽。以上方去荆芥,加桑叶10g、浙贝10g,再进7剂善后告愈。

医案—湿困汗多

张某某,女,45岁,2005年2月16日就诊。

★主诉:汗出身冷1年余。10年前曾因动脉导管未闭行手术,术后稳定,素易感冒。今年1月因感冒引发心衰,住院治疗,症状控制出院。但一直有阵发身热,汗出,继则身冷恶寒,气短乏力,纳差,食后恶心,喉梗,大便偏干,口干欲热饮,两颧暗红,咽喉壁暗,舌质暗淡,苔厚偏黄,脉细模糊,不流利,不规则,两寸相对微浮。

✐感冒就心衰,考虑少阴证或厥阴证。症状先发热后恶寒,跟表证的先恶寒后发热不同。

✐喉梗:考虑上焦宣痹汤

✐脉细模糊:摸到他的脉形,摸不出具体的形状

✍脉象模糊主湿邪,不流利也主湿邪。

★诊断与治疗:属湿困,乃湿痰郁热于上焦。化湿透热兼化痰。上焦宣痹汤参菖蒲郁金汤法:郁金、竹茹、杏仁各15g,枇杷叶、射干、菖蒲、桔梗、连翘、枳壳、滑石、芦根各10g,茯苓20g,蔻仁6g,白通草5g。服7剂后,头汗止,喉梗尽除,口干、热感、烦躁也减,苔转薄黄,但仍较乏力。此湿化热退,但未全净,继守上方去滑石、芦根,加三七粉3g(冲服)、丹参15g,再进7剂以善后。

✐郁金、菖蒲、杏仁开上焦;

✍三仁汤用豆蔻、炒薏苡仁、杏仁主要从肺治。

✍这里用的君药郁金、杏仁、菖蒲,跟单用杏仁、滑石的区别在于它宣开上焦的力量

✍开窍和宣肺不一样。开窍必须气机要闭,才选用菖蒲郁金,湿热很重,热盛神昏。

✐案例中起病之初就直接陷入心衰。

✐菖蒲郁金汤治疗很多精神疾病

✐杏仁、枇杷叶、滑石、芦根、蔻仁、桔梗、枳壳:都走肺,借助宣肺的力量宣发。

✐杏仁、射干、郁金:走膲膜化痰。

★小结

①整个方子用的法是上焦宣痹汤合宣肺法。方表邪很突出时应合用治表的方;湿热很重时,要合治湿热的方,比如甘露消毒丹、三仁汤、菖蒲郁金汤等。

②上焦宣痹汤立论:出现了湿痰痹阻咽喉痹阻上焦引发的咳嗽,常用郁金、枇杷叶、射干来合用它。

③此案是少阳太阴合方,一感冒就不舒服心衰,也体现了逆流挽舟。表证陷里,透表而出,就是逆流挽舟。

→比如感冒拉肚子,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来逆流挽舟

→比如感冒就心衰,菖蒲郁金汤合上焦宣痹汤来逆流挽舟

参考资料

《从三焦理论看上焦宣痹汤的灵活运用》

黄希胡、任飞  指导:刘英锋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