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上焦宣痹汤2
2025
08-07

上焦宣痹汤2

三焦辩证入门

    今天继续复习整理上焦宣痹汤,知识点还是很多的,真希望过目不忘,哈哈哈😂

上焦宣痹汤的辩证要点

✐自觉咽梗或喉阻,局部或有微痛,或有漫肿暗红,或咽干不欲多饮;

✍鉴别咽哽和喉阻的区别

→咽主地气,通食管;喉主天气,通气管

→咽梗①吞咽的时候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咳之不出;甚至有人觉得天突到华盖这一块有水感,特别喝水的时候,觉得水停在这个地方,有点饮,就是所谓的咽喉水肿。当他有水的异物的时候,整个膲膜都有点紧绷的感觉,所以咽梗的感觉多半会伴随喝水打嗝,喝热水就打嗝,不喝水就好了,不是胃里发出来的长嗝,水要下去的时候,膲膜不顺利有人觉得这里抽得慌,这个感觉叫咽梗。

    ②早期食道癌的一个典型特点:咽梗感最突出

    ③咽梗往下发就发噎膈(吃不下水也喝不下)

    ④咽梗下一步发展,完全可以进入胃的问题

→喉阻:①典型的症状是呼吸不畅;呼吸不畅最典型的表现是张嘴呼吸(小朋友的腺样体肥大,成年人的打呼噜)如果偏表一点就是过敏性鼻炎。

     ②喉阻再深入发展,阻塞呼吸功能,他就会喜欢揪自己胸口或咽喉的肉和皮肤,捏起来舒服些。还喜欢唱歌,帮助他呼吸(喜唱歌除了脾虚,很多时候是喉阻)

    ③小朋友会出现胸喜透气:就是把头微微打开,抬头呼吸,吸空气跟吸白粉一样,这是很轻微喉阻的感觉。

    ④喉阻再进一步堵得厉害,就不仅胸喜透气了,就变成喜叹气,讲课多了喉阻经常长出气

✍自觉咽梗或喉阻,它的热不重,就局部有微痛,有点不舒服或漫肿暗红。或者咽干不欲饮(津液布得不均匀)

➽知识点:咽干的辩证

①肾阴不足:半夜咽干到醒,喝水润不到咽干的地方,喝水多了不舒服,脉细或数。

✍治疗

→六味地黄丸加桔梗

→玄麦甘桔汤治疗少阴之表咽喉,玄参苦咸入少阴,金水相生。

②秋燥咽干,风燥侵袭,咽干漫肿或红肿,咽部变暗有瘀络,咽干有点痛,想喝点水润一下能缓解一点。

✍治疗:营分有热用银翘马勃散治疗。

③少阴寒化证,营分有寒咽干咽痛,是干痛,痛比较明显。

✍治疗:用半夏散及汤治疗(半夏、桂枝、炙甘草)。

✍半夏厚朴汤与上焦宣痹汤的鉴别

④咽喉梗阻感,咽中有异物感,《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脔”就是肉,“炙脔”即炒的肉片,必须炒的肉片粘在咽喉吐不掉,也咽不下去,也就是常说的梅核气

✍半夏厚朴汤的咽喉不舒服与上焦宣痹汤咽喉梗阻感的鉴别

→半夏厚朴汤多的咽中异物感和阻塞感多为阵法性,无咽部疼痛,没有实质肿块。关键点气郁会加重。

→上焦宣痹汤咽喉梗阻感主证:可见咽部粘膜充血肥厚,咽后壁或咽侧束有呈颗粒状或片状隆起的淋巴滤泡。

✐自觉胸闷不舒,或有微咳不爽,或胸微痛,或喜深透气或叹气;

✍微咳不爽:清喉咙

✐常喜咳咯清嗓,有痰感,但咳咯不爽,痰白而粘稠不易出;

✍要点:不易咳出。容易咳出来,就从肺窍甚至胃这个问题去考虑。

✐舌象、脉象不一定有突出改变,比较常见的是:舌质稍暗红,舌苔薄白腻;或脉两寸独沉,或一寸沉而另一寸浮。

✍《内经》寸之上是候咽

上焦宣痹汤治疗慢性肥厚型咽炎的药物加减

★热偏重

✐症现咽干,咽痛,咳少量黄浓痰,口干欲饮,小便色黄;咽红或肿,舌质略红,脉数。

✐可加银花,连召、马勃、橄榄、山豆根等。(上焦宣痹汤合银翘马勃散)。

★痰偏重

✐咽中似有物阻的感觉非常明显,咳浓痰、其色或白或灰,或舌苔厚腻。

✐可加浙贝、桔皮、茯苓、半夏、桔梗、甘草等(二陈汤合桔梗甘草汤)。(上焦宣痹汤合二陈汤、桔梗甘草汤)。

★湿邪郁闭为主

✐症现咽中似有物阻而昼夜无轻时,胸闷,善太息,口粘不干,咳声重浊,或晨起咯灰黑色痰,恶心干呕,舌苔厚、白腻或灰滑,咽暗红。

✐可加藿香梗,白蔻仁、厚朴、茯苓、滑石等。(上焦宣痹汤合三仁汤)。

✍咳到要呕加紫苏叶、生姜,化湿可以合三仁汤。

★气郁为主

✐喉中似有物阻的感觉乍有轻重时,胸胁胀痛,善太息,或干呕,或哕,脉弦,咽红不明显。

✐可加合欢皮、代代花、厚朴、括蒌壳、桔核、陈皮等。(上焦宣痹汤合三香汤)。

✍经期可合小柴胡汤。

★兼阴津受伤

✐症现喉千夜甚,声音易嘶哑,脉细、或寸脉沉,舌红或干。

✐可加芦根知母、花粉、天冬、麦冬、玄参等。(上焦宣痹汤合玄麦甘桔汤、增液汤)。

上焦宣痹汤的鉴别要点

★或有寒热外症,但并不显著;或微发热而不恶寒,但口不渴;或微恶寒而不发热;

✐寒热外感时考虑上焦宣痹汤是不够的。

✐上焦宣痹汤的组成是郁金、枇杷叶、射干、通草、淡豆豉,几乎没有解表力量,而有寒热外证是一定要解表的。

✐解表药通常如:荆芥、防风、柴胡、麻黄、桂枝等。

✐兼有寒热外症时,不管有没有发热恶寒首选都不是上焦宣痹汤。

★或有咳喘,或有心悸,但均不严重;或看似急重,但心肺并无显著器质性改变;

✐出现咳喘或心悸,没有器质性改变,如果兼里证,单上焦宣痹汤也不够,当然可以借来开宣上焦的气机。

★或与外感使有关,但多为后遗病症,久久难愈。

✐这个鉴别点在上焦宣痹汤这里不太合适。

喉痹

★喉痹的主证:咽痛,咽中异物感或阻塞感,但吞咽食物无阻碍;咽后壁红而肥厚,或咽后壁红且有淋巴滤泡增生凸起。

★伴见症:咽痒、咽干,口渴,饮不多,偶可胸闷,刷牙时易干呕,扁桃体亦红肿,舌边尖红,脉浮数。

★或然症:或咽痛甚,自汗盗汗,或恶寒,或骨节痠痛,或小儿发热、烦哭,或伴微呕,或咯黄痰或灰黄色痰,或伴耳闭耳鸣,或舌苔浮黄厚腻,或脉寸关弦。

★梅核气与有核气的鉴别

✐梅核气阵发性的病因是气郁。

✍如果咽喉梗阻感吃东西后加重、生气后加重、讲话多加重这是气郁气虚造成的,属于梅核气。

✍梅核气的咽喉看不到实际的肿块,刘英锋把梅核气戏称为没核气,把喉痹戏称为有核气。

✐喉痹持续性的病因是湿邪、痰邪。

✍如果咽喉梗阻感因为喝可乐加重、吃糖水加重、吃烧烤加重,这是痰湿造成的,属于喉痹。

✍“有核气”指看得到肿块、肥厚、咽喉滤泡这些实质的东西

★喉痹与足少阴风热表证鉴别

✐足少阴风热表证其实就是银翘马勃散证,病因除风热外,脉不浮,略沉细数表明还有肾阴不足,风热的表现是咽干红,肾阴不足的佐证是两足痿软、口干、颧红、潮热、盗汗。

✍足少阴风热表证的第一主症是咽痛

✍望咽,干红,肿不明显,咽后壁没有淋巴滤泡增生,脉不浮,甚至略沉细数。

✐喉痹的第一主症是咽喉梗阻感、异物感、不爽利感,喉痹也有咽痛,但咽痛不突出。

★喉痹与手太阴风热表证鉴别

✐手太阴风热表证是热重时表证在两侧扁桃体肿得厉害,而不是咽后壁漫肿或滤泡增生。

✍手太阴风热的表证突出:恶风、自汗、脉浮等。兼表证可以出现喉痹

✍手太阴风温表证多有鼻痒、喷嚏、流涕、咳嗽,热重时可出黄鼻涕。

✐脉象数感突出,甚至尺肤的温度会比喉痹时尺肤温度要高,因为是手太阴肺经风热之证。

✍有风所以有咽痒,出现咳嗽。喉痹病位为痰湿不会咽痒。

✍知识点:止嗽散里用荆芥,除了宣肺解表,关键用途是祛风,治疗风引起咽痒而咳。

✐手太阴风热表证的痰在肺经,所以痰可排出,鉴别点是咳喘,胸不闷,深吸气不会难受。

✍手太阴风热表证痰易咳出,就没有频频喜咯的症状。

✍喉痹的咳,因为膲膜中的痰咳不出才频频喜咯

✍喉痹的主症之一是梗阻感。喉痹是上焦膲膜病,因为膲膜中有痰湿阻滞,是不喜深呼吸的

参考资料

潘树和应用膲膜及表证理论治疗喉痹经验

《从三焦理论看上焦宣痹汤的灵活运用》

黄希胡、任飞  指导:刘英锋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