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3个“按揉小方”,比泡脚还能驱寒,手脚冰凉的人必看
2025
11-08

3个“按揉小方”,比泡脚还能驱寒,手脚冰凉的人必看

一到换季,不少人就被“寒气”缠上:空调房里待10分钟,手脚就凉得像冰;穿再多袜子,脚底板也总透着一股寒气;晚上钻进被窝,半天暖不热被窝,连睡眠都跟着受影响……

其实这些“冷”,不是穿得少,而是身体里藏了“深层寒气”。普通的泡脚只能暖表面,想把寒气从骨头缝里“赶出去”,不妨试试中医里3个超简单的“按揉小方”——不用找复杂穴位,不用借助工具,每天花5分钟按一按,坚持一周,就能明显感觉身体从里到外暖起来。

一、先弄明白:为什么你总比别人“怕冷”?

很多人觉得“怕冷”是体质问题,其实是身体里的“寒气”没排干净。寒气入侵身体有3个常见途径:

– 夏天贪凉,空调风直吹脖子、后背,寒气顺着毛孔钻进经络;

– 经常喝冰饮、吃生冷食物,寒气从肠胃“钻”进身体;

– 下雨淋了雨、冬天穿得少,寒气直接从手脚、膝盖侵入。

这些寒气如果没及时排出去,会像“小冰块”一样堵在经络里:堵在手脚,就会手脚冰凉;堵在膝盖,就会膝盖发凉、怕风;堵在腰腹,就会肚子凉、容易腹泻。而按揉对应的部位,能帮经络“动起来”,把深层的寒气慢慢“揉”出去。

二、3个“按揉小方”,针对不同部位的寒气

每个“小方”都对应一个易藏寒气的部位,手法简单,按对了能明显感觉到“暖意”从按揉处散开,新手也能轻松学会。

1. 按揉“脚踝窝”: 暖手脚,告别冰手冰脚

脚踝内侧有个“凹陷处”(中医里叫“太溪穴”附近),这里是肾经的重要部位,寒气容易从脚踝钻进肾经,导致手脚冰凉、脚底板发寒。按揉这里能激活肾经气血,让暖意顺着腿传到手脚。

– 找位置:把脚放平,脚踝内侧有个明显的“骨头凸起”,凸起下方的凹陷处就是重点按揉区,大概在脚踝正下方1厘米左右。

– 手法:坐姿,用拇指指腹顶住脚踝窝的凹陷处,力度以“有点酸胀但不疼”为度,顺时针按揉1分钟,再逆时针按揉1分钟;左右脚各按2分钟,按的时候可以轻轻转动脚踝,让按揉更到位。

– 见效信号:按完后能感觉到脚踝发热,暖意在慢慢往脚掌、小腿蔓延,坚持3天,晚上睡前手脚冰凉的情况会明显减轻。

– 注意:按揉时别用指甲掐,以免划伤皮肤;如果脚踝有扭伤、肿胀,先暂停,等恢复后再按。

2. 按揉“膝盖缝”: 暖膝盖,不怕空调直吹

膝盖前方有个“缝隙”(中医里叫“犊鼻穴”附近),尤其是蹲下来时,膝盖骨下方会出现两个小凹陷,这里是膝关节的“薄弱处”,空调风、冷风很容易从这里钻进膝盖,导致膝盖发凉、蹲起时发响。按揉这里能帮膝盖“锁住暖意”,驱散深层寒气。

– 找位置:坐姿,膝盖弯曲90度,膝盖骨下方会出现两个对称的小凹陷,就是膝盖缝的重点按揉区,左右各一个。

– 手法:用双手拇指分别顶住膝盖两侧的凹陷处,力度不用太重(避免按疼膝盖骨),顺时针按揉1分钟,再逆时针按揉1分钟;按完后,用手掌捂住膝盖,轻轻揉搓1分钟,让膝盖保持暖意;左右膝各按3分钟,每天1次即可。

– 见效信号:按完后膝盖明显不发紧了,空调房里待着也不会觉得膝盖“透风”,蹲起时的“响声”会慢慢减少。

– 注意:膝盖有积液、关节炎的人,按揉力度要更轻,每次按1分钟即可;别在刚运动完、膝盖发热时按,等膝盖降温后再按。

3. 按揉“腰眼”: 暖腰腹,改善肚子凉、易腹泻

腰两侧有两个“凹陷处”(中医里叫“肾俞穴”附近),也就是常说的“腰眼”,这里是腰部经络的“关键节点”,寒气容易从后腰钻进腰腹,导致腰凉、肚子凉,甚至吃点凉的就腹泻。按揉这里能暖腰腹、驱寒气,还能缓解久坐后的腰酸。

– 找位置:站姿或坐姿,双手叉腰,拇指自然指向腰后,腰两侧有两个明显的凹陷处,大概在肚脐正后方对应的腰部位置,就是腰眼。

– 手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顶住两侧腰眼,力度以“酸胀感能忍受”为度,顺时针按揉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2分钟;按完后,用手掌贴在腰眼处,上下揉搓30秒,让腰部保持发热;每天按1次,每次4-5分钟即可。

– 见效信号:按完后能感觉到腰腹暖暖的,吃了凉的食物后,肚子不会再轻易发凉、腹泻,久坐后的腰酸也会减轻。

– 注意:按揉时别弓着腰,保持腰背挺直;孕妇、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按揉力度要极轻,或咨询医生后再按。

三、2个“小技巧”,让驱寒效果翻倍

按揉时做好这两个细节,能让深层寒气排得更快,暖身效果更持久:

– 按揉后喝温水: 按揉会让经络里的气血动起来,此时喝一杯温热水(35-40℃),能帮身体把“揉”出来的寒气顺着尿液排出,避免寒气再次“回流”;别喝凉水、冰饮,否则会抵消驱寒效果。

– 搭配“暖护”: 按揉完后,针对容易发凉的部位做好保暖:比如膝盖可以套个薄护膝,腰腹可以贴个暖宝宝(温度别太高,避免烫伤),脚踝可以穿个长袜,让暖意停留更久,防止寒气再次侵入。

四、这些情况别按揉,避免适得其反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些按揉方法,遇到以下情况要暂停,以免伤身体:

– 皮肤有伤口、湿疹、过敏时,别按揉对应的部位,以免加重不适;

– 发烧、感冒时,身体处于“抵抗状态”,别按揉,等退烧、好转后再按;

– 经期女性按揉腰腹、膝盖时,力度要更轻,若有痛经、经量异常,先暂停,等经期结束后再按;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按揉时,力度要比普通人轻一半,按揉时间缩短到1-2分钟,若有头晕、不适,立即停止。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