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经》说:不懂脉络勉强为之,无益而有损。
说来也怪,“混元桩”本来是传武训练混元力的主要桩法,现在却盛行起来,成了养生功法的主流。
我认为混元桩是众多桩法中难度最大者,作为入门功夫是不合适的。
今天从重心安置切入,希望帮助爱好者理解此桩。
①重心安置在前脚掌:身体以阳明经为代表的经筋被牵动,此式的效用,具有很好的补虚作用,气血流通快,胃经气血活跃,消化系统生理增强,胃口大开;
②重心安置偏后脚跟,脊柱处于活跃状态以达平衡,改变腰曲使督脉流通更好,有对脊柱的开发作用;
③重心均匀安置在脚掌,适合对桩法熟悉后长时间站桩,体验站桩“静中动”“动中静”的状态。根据目的,三种状态可自行调整。
少林释德建大和尚传了一个“虚桩”,这几乎可称为“速成桩法表率”,一秒入魂。
少林释德建大和尚示范虚桩
双脚自然开立,似肩宽,重心安置在前脚掌,双手舒缓置于胸腹前,自然曲腕。吸气小腹饱满,呼气收腹迫浊气外出。
德建师父站立前,还进行身体起落的调整,起,吸气,鼓肚;落,呼气,收腹。三五次。
此桩养虚功效显著,德建并不强调命门、脊柱状态,气足骨自正,实在是“天然去雕饰、大道至简、朴素天成”!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90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