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心衰的严重程度如何划分?
2025
10-25

心衰的严重程度如何划分?

“我这心衰到底是轻是重?”“别人也心衰,为啥他能走路,我却躺不下?”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门诊,患者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病情程度。作为各类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心衰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分不同轻重等级的——轻度心衰可能仅在累的时候气短,重度心衰可能连吃饭、平躺都困难,而判断程度直接决定治疗方案和寿命。今天结合指南,用大白话讲清医生是如何判断心衰程度的,帮你看懂自己的病情。

先明确:判断心衰程度,核心看“两点”

很多人以为“心跳越快、水肿越重,心衰就越重”,其实这不够准确。临床上判断心衰程度,主要靠两个国际公认的“金标准”:一个是看日常活动受影响的情况(主观感受),另一个是看心脏功能的客观检查结果(机器评估)。这两个标准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准确地给心衰“分级”,避免误判。

指南明确强调:心衰分级不能只看症状,也不能只看检查,必须“主观症状+客观指标”结合,这样才能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比如能活多久、会不会反复住院)。

第一大标准:看“日常活动能力”,分4级,自己能对照

这个标准叫“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是目前最常用的“主观分级法”——简单说就是根据你在日常活动中是否出现气短、乏力、胸闷等症状,来判断心衰轻重。自己对照着就能初步判断,很实用。

-Ⅰ级(轻度):平时活动完全不受影响,比如走路、爬楼梯(3层以内)、做家务(扫地、做饭),都不会出现气短、乏力;只有做“超出日常的剧烈运动”(比如快跑、搬重物)时,才会感觉有点累。

-Ⅱ级(轻度到中度):日常活动会受轻微影响,比如平时能轻松爬3层楼,现在爬1-2层就会气短、心跳快;走路速度稍快或走久了(比如走500米以上),也会感觉累,需要停下来休息。

-Ⅲ级(中度到重度):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哪怕是“轻微活动”都会不舒服——比如在家里慢慢走路、自己穿衣、吃饭,都会出现气短、胸闷;甚至洗脸、刷牙时,都要时不时停下来喘气,根本没法出门。

这阶段心衰已经影响基本生活,必须严格遵医嘱吃药,甚至需要住院调整方案,否则很容易进展到更严重的阶段。

-Ⅳ级(重度):哪怕“完全不活动”也会有症状,比如安静坐着、躺着时,都会气短、胸闷;晚上根本没法平躺睡觉,必须垫高枕头(甚至坐着睡),一躺下就喘不上气;严重时还会出现下肢水肿、肚子胀、吃不下饭。

这是最严重的心衰阶段,属于“难治性心衰”,随时可能出现危险(比如急性肺水肿、休克),需要长期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甚至可能需要心脏辅助装置(比如心脏起搏器)。

简单总结:日常活动越受限,心衰程度越重。Ⅰ级“剧烈活动才难受”,Ⅳ级“躺着都难受”,自己对照就能有初步判断。

第二大标准:看“心脏功能检查”,核心看“射血分数”

光看症状不够,还需要靠检查来“客观评估”心脏的实际功能,其中最关键的指标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简单说就是每次心脏收缩时,左心室能把多少血液“泵”到全身,正常范围是50%-70%。这个指标能直接反映心脏的“泵血能力”,是判断心衰类型和严重程度的核心。

根据LVEF,心衰主要分3类,程度和治疗方案都不同:

-HFrEF(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LVEF<40%,意味着心脏“泵血能力明显下降”,每次只能泵出不到40%的血液,属于“收缩功能不全”。

这是最常见的重症心衰类型,比如冠心病、心梗后的心衰多属于这类。此时心脏肌肉收缩无力,就像“泵坏了一样”,必须用能增强心脏收缩力、改善泵血功能的药物(比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部分人还需要植入起搏器。

-HFm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LVEF在40%-49%之间,介于正常和降低之间,属于“中间状态”。

这类心衰的病情相对轻一些,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有轻微活动后气短。指南建议:先排查是否有其他心脏病(比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比如严格降血压),同时定期复查LVEF,防止进一步下降。

-HFp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LVEF≥50%,看起来心脏“泵血能力正常”,但实际上是心脏“舒张功能不行”——比如心脏舒张时不能充分扩张,导致血液没法顺利进入心脏,进而引发气短、水肿。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容易得这类心衰,症状和HFrEF相似,但治疗重点不同:主要是控制原发病(降血压、控血糖)、减轻心脏负担(比如限盐、用利尿剂),而不是用“增强收缩力”的药。

除了LVEF,医生还会结合其他检查判断:比如做“6分钟步行试验”(看6分钟内能走多远,走得越近心衰越重)、查“脑钠肽(BNP)”(血液中BNP越高,心衰越重)。这些检查能进一步验证心衰程度,让治疗方案更精准。

最后提醒:心衰分级不是“固定的”,积极治疗能“降级”

很多人以为“心衰分级定了就改不了”,其实不是——轻度心衰如果不管,可能很快进展到重度;但重度心衰如果积极治疗(比如严格吃药、控制盐和水的摄入、戒烟限酒),也可能降到中度甚至轻度,恢复正常生活。

比如Ⅱ级心衰患者,坚持吃指南推荐的“四联药”(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SGLT2抑制剂),同时每天盐摄入不超过5克、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半年后可能恢复到Ⅰ级,爬楼梯、散步都没问题。

但要注意:心衰分级需要医生结合症状和检查综合判断,自己不能随便“对号入座”。如果出现气短加重、水肿明显、平躺困难,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重新评估分级、调整治疗方案,别等病情加重再后悔。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