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桩、四平马步桩、金鸡独立桩是老张最喜欢、最常练的,从健身养生的角度,老张强烈推荐这三个。当然,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针对性的解决某方面问题,那就另当别论。
选择这三种,既是因为喜欢,也体现了老张对武学修炼、健身养生的一点粗浅认识。老张认为,这三种桩功堪称“黄金组合”,分别对应着“静”、“固”、“衡”三大核心要义,覆盖了内家拳与外家拳、养生与技击、基础与进阶等多个维度。
接下来,仅从养生层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为何是这三种桩?
混元桩:内家拳的核心桩法,主“静”、主“养”、主“内”。它追求的是松静自然,培养的是内在的“浩然之气”,是意识对身体精细入微的感知和调控。
养生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前面文章老张介绍过,曾经练武肋部受伤,此后多年肋部偶尔隐隐作痛,有段时间每晚站桩接近一小时,在第2周的某天,每次站到20分钟左右时,肋部痛的厉害,持续十几分钟,这种情况持续了八九天,彻底好了,自此肋部再也没有任何不适。
近期,老张见识到一个退休村书记,从五十多岁开始站混元桩,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整个身体还像五十来岁一样,身上没有老年斑,头发仍然茂密,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走起路来风风火火。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四平马步桩:外家拳的基石桩法,主“固”、主“练”、主“外”。它通过极大的静力负荷,锤炼筋骨、肌肉的绝对力量和耐力,打造一个稳如磐石的下盘,是一切发力技术的根基。
从养生角度来说,这是激发阳气最快、最便捷、最有效的运动,这点不接受任何反驳。不服的粉丝可以试试,不用多了,每天累计站10分钟就行。
动作标准永远放在第一位,每次站到两腿发抖即可。记住,过了晚上7点就尽量别站了,容易睡不着觉。
如果说你站了一个周学会了,或者说动作虽然不标准,但心里明白怎样做才是标准,也朝着标准努力。然后你又站了一个周,认为没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你拍个视频给老张,老张帮你调功,免费的,老张从来不收费。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金鸡独立桩:功能性极强的桩法,主“衡”、主“活”、主“用”。它直接针对人体的平衡系统,锻炼在小支撑面下维持稳定的能力,是将“静力”转化为“活力”的关键桥梁,极具实战价值。
这是锻炼平衡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功法,能极大改善和预防因年龄增长导致的平衡能力下降,有效防止跌倒,对老年人尤其重要。
老张建议尽量用左腿支撑地面,因为人的左脑管右半身、右脑管左半身,平时我们都习惯用右手,所以左脑比较发达,右脑锻炼很少,左腿金鸡独立正好能锻炼右脑。
除了大家熟知的提高平衡能力、激发阳气外,金鸡独立桩还有引火下行的作用。比如,很多人只练金刚功,不练长寿功,导致上火、睡不着觉,听从建议站金鸡独立桩后,问题解决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混元桩具体练法及注意事项
1. 基本站姿:
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脚尖朝前,重心均匀分布于两脚掌,脚心微微含空,找到“踩住一只青蛙,既不能让青蛙受伤,又不能让其逃走”的感觉。
膝盖:微屈,似坐非坐,膝盖方向与脚尖一致,不可内扣或外撇,不得超过脚尖。
胯部:尾闾中正,微微下沉,命门微微后撑,保持骨盆中正。
腰背:自然放松,脊柱节节松开、竖直,忌塌腰或驼背。
肩臂:两肩自然松沉,不可耸肩,双臂缓缓向前环抱,高度在胸前或略高于胸。初期如果找不到放松的感觉,可以与脐部同高,就是八段锦的预备式“抱球桩”
两手:间距约一尺,手指相对或微微分开,掌心向内对着身体,五指自然分开、微屈,掌心似虚含。
头颈:虚领顶劲,似有线轻轻牵引,下颌微收,舌尖轻抵上腭,目光自然平视或微闭、半闭、全闭。
2. 呼吸:初期不要关注呼吸,自然呼吸即可,以顺畅舒适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可逐步过渡到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
3. 意念:初期不要追求意念,感受身体各部位是否放松即可。达到一定水平后,可意守丹田,意念要轻,似有似无,不过分执着。
4.注意事项:
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全身关节要松开,但骨架要支撑住,保持结构稳定。
上虚下实:上半身轻松舒展,下半身稳固扎根,力量下沉至涌泉穴。
循序渐进:初练5~10分钟即可,逐步增加到20~40分钟甚至更长。
环境要求:避风、安静、空气流通,站后可搓热双手按摩面部、关节,慢走几步,不可立即喝冷水、吹风。
5.常见错误:
膝盖内扣或超过脚尖:易伤膝盖,务必保证膝盖与脚尖同向,且不超过脚尖。
塌腰、驼背、挺胸:会导致气机不畅,影响下盘稳固与气血运行。
耸肩、手臂僵硬:会使气滞于肩背,无法下沉至丹田。
意念过重:过分追求气感或发热,易导致头晕、胸闷。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四平马步桩具体练法及注意事项
1. 基本站姿:
双脚:两脚平行站立,宽度因人而异,保证蹲平后小腿垂直地面即可,脚尖朝前或略微外展。
屈膝:缓缓下蹲,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垂直地面,膝盖不超过脚尖。
重点:屁股像坐一张隐形的矮凳,重心落在两脚脚后跟与涌泉穴之间,保持稳定。
胯部:尾闾中正下沉,命门后撑,保持骨盆稳定,切忌撅臀或塌腰。
腰背:脊柱竖直,腰背挺拔而放松,不可弓背或过度挺胸。
肩臂:两臂环抱于胸前,似抱球。功力达到非常水平后,可收拳于腰间。
头颈:虚领顶劲,下颌微收,目光平视或微闭,舌顶上腭。
2. 呼吸:自然呼吸为主,不可憋气。
3. 意念:意守丹田,或感受双腿的支撑力,想象双腿如生根入地,稳如磐石。
4.注意事项:
膝盖与脚尖同向: 绝对不可内扣或外撇,更不可超过脚尖,这是保护膝关节的第一原则。
循序渐进:初练者可从高马步开始,逐步降低高度,每次以“大腿肌肉颤抖、酸胀但可忍受”为度。
站后放松:站完后必须进行充分的拉伸放松,如压腿、踢腿,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
时间控制:气血充足的年轻人,每次可以站到两腿发抖后,再坚持10-20秒。其他情况,两腿发抖后立即停下或坚持5秒即可,宁可少站,不可伤身。
5.常见错误与风险:
膝盖内扣或超过脚尖:最常见也最危险的错误,极易导致半月板、韧带损伤。
塌腰、弓背:导致腰部受力过大,易伤腰椎。
强行追求低架与时间:一定要量力而行,初学者不要盲目模仿“大师”的超低马步,也不要听信某某一次站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非专业人士,标准的四平马步桩能站3分钟就属于凤毛麟角,能站5分钟就可称之为高手。我们目的是养生,不是为了磨砺意志、培养狠劲,也不是为了练出无坚不摧的金刚腿、穿心脚。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金鸡独立桩具体练法及注意事项
1. 基本站姿:
右腿:缓缓抬起,膝盖弯曲,小腿自然悬垂不用力。大腿与地面平行,如果感觉轻松,可以再高点,累了就可以低一点。
左腿:缓慢弯曲至微蹲状态,不要蹲的太大,稍微一弯即可,保持身体稳定。
重心:五五分或者前四后六,很多初学者容易重心集中于脚前掌。
头颈:虚领顶劲,下颌微收,目光平视前方固定一点,有助于稳定。
双手:初学时,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或左右平伸更好的保持平衡。进阶版,采用抱球式,两臂环抱于胸前。终极版,采用八段锦中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姿势,右手上举、左手下按。
2. 呼吸:自然呼吸即可。
3. 意念:不用刻意讲究,为了保持平衡,意念自然会集中到脚底涌泉穴,感受身体的重心变化,通过细微调整脚趾抓地、踝关节、髋关节来维持平衡。
4.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
左腿稍微弯曲,不要弯曲过大,重心不要集中于脚前掌,避免左腿膝盖超过脚尖。
胯部要放松,这是最容易犯的错误,因为单腿站立比较吃力,胯部容易僵硬,上身不自觉与大腿呈一条直线,导致上身后倾。
虽然说讲究左右均衡,但正常人还是要侧重于左腿支撑,左撇子侧重于右腿支撑。
安全第一,初练时务必靠近墙壁、桌子等可以随时扶持的物体,防止摔倒。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38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