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伤寒论》问题解答(九)
2025
10-24

《伤寒论》问题解答(九)

   14.少阳兼表(太阳)与少阳里(阳明)的证候、病机、治法如何?试举例说明之。

    答:所谓少阳兼表、兼里是言其病变之状况。因少阳为枢,既可外枢,也可内枢,外枢是少阳连系太阳,内枢是少阳连系阳明。在常态下,少阳气机有转枢气液、调整胃肠活动、决读水道之功。在病态下,由于外邪侵袭,枢机不利,随着病人体质因素之差异,也可有不同之兼夹。若见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者为邪犯少阳兼表证未解,治当和解少阳兼解表邪,方用柴胡桂枝汤;若见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大便秘结者,为邪犯少阳兼阳明里实,治当和解少阳,兼通里实,方用大柴胡汤。《伤寒论》中仲师虽有明言少阳忌汗、忌吐、忌下之禁例,但随着疾病之兼夹变化,也可在和解之基础上兼汗兼下。足见临床贵在辨证,治则贵在分清先后主次缓急,若能证清理明,治疗自能无惑。

    15.热入血室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如何?怎样辨别其病情之轻重?

     答:热入血室是指妇女在月经期间,因感外邪而出现邪热内陷,结于血室的病变。其主要见证是经水适来或适断,寒热似疟,胸胁满如结胸状,神志异常,治当和解泄热,小柴胡汤之类或针刺期门之法可随证选用。

     辨热入血室证情之轻重,当以外邪内陷之程度和月经是否通畅及热型有无改变为依据。若外邪全陷,由恶寒、发热、脉浮变为脉迟身凉,月经停止,身不发热而谵语者,为病情较重。原文148条言“……如结胸状……”。是邪热结于肝的经脉,病在经输,治当针刺期门,以泄肝热。若外邪部分内陷,热型由恶寒发热变为寒热如疟,发作有时,月经也因而点滴不畅,这是内陷之邪热与血相结影响三焦气机的正常枢转,病情较轻,本证当有血热相结所引起之谵语,不然则仅是表邪内陷少阳而已,便不能称为热入血室。治宜小柴胡汤酌加活血通经之品,使月经通行,邪有出路。若太阳表证之恶寒、发热等症未有改变,月经照常通行,仅夜间偶有谵语,这是热入血室之最轻者,可因月经通行,邪有出路而自解,因表证仍在,无寒热往来气机失枢之病情,所以无需用小柴胡汤枢转气机,本证之谵语系属热入血室所使然,与阳明胃实无关,故也不必用承气汤之类攻下以伤冒气。可见热入血室之证情轻重不同,治疗之方法也随之而易。

    (于  乙巳年 甲申月 己未日 卯时)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