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白头翁汤与桃花汤均治脓血便,其病机证候有何不同?
答:白头翁汤与桃花汤在《伤寒论》中虽均用以治疗脓血便,但其证有寒热之分,虚实之辨。桃花汤证见于少阴病,属虚寒。因脾肾阳虚,寒湿中阻,脉络不固,统摄无权而下利便脓血。其证候特点是便色晦暗,脓血杂下,不臭而腥,滑脱不禁,腹痛隐隐,有时加重,喜温喜按,口淡不渴,里急后重不明显。治疗重在温涩固下。白头翁汤证属厥阴热利,实证,其证候特点是壮热,口渴,腹痛,下利脓血,里急后重。此为肝热内盛,风火内扰所致。因肝火内盛灼伤津液故壮热口渴,肝火内扰胃肠而腹痛;风火下迫,肠络受伤,气滞血瘀,故下利便脓血而重滞难下。治宜清热凉血,熄风止痢。
21.如何辨析厥热胜复几种不同的病机转化?
答:厥热胜复是厥阴病的证候特点。病至厥阴既有阴寒内盛的一面,又有阳气恢复的一面,即谓阴尽阳生。前者表现为厥,属邪盛;后者表现为热,属正复。可见,厥热往来是正邪相争,阴阳消长的表现。
《伤寒论》从厥与热的时间长短来辨析厥热胜复的几种转归。一般而言,厥热相等是阳气恢复,阴阳趋于平衡,病情向愈,如336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倘若热多厥少,是正能胜邪,病势好转。如341条“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若厥多热少,为正不胜邪,其病为进。如342条“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此外,热而复厥为阳复不及,病又发作;但厥不热,则属阴盛阳衰,病情危重;厥退而热不止,则属阳复太过,病从热化,随热邪所伤的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证候。如热势向上,伤及咽部,则发生喉痹;如热势向下,伤及阴络,则有便脓血之机。在临床上,除仔细观察厥与热的消长外,还应结合全部脉证,才能较准确地辨析厥热胜复的不同转化。上述厥热胜复是言寒厥,热厥当属别论,其厥其热均属邪感;同时,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是其特点。
(于 乙巳年 甲申月 壬戌日 卯时)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31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