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丨明医组
临床上,医生朋友们给病人施治完后,会如何祛病气?
我们经常能听到医生朋友提起,看什么病大部分就会栽在什么病上。其实这很好理解。博喻老师曾说过,一个医生状态很好,他擅长治这个病,这个类型的病人就不停地来找他看病,这类病的病人多了,意味着这类病的病气也多了,医生自然就会沾染上。
沾染病气如果不及时排出,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自己的体力不行了,精力也不行了,甚至疾病缠身。比如,当你给某个肩膀痛的人做完治疗,接下来自己的肩膀也有类似症状,很多医生想必有类似感触。
有经验的医生给病人看完病,都会去洗手,这是预防沾染病气最基本的手段。但当看得病人多了,病气错综复杂,甚至有的已经开始侵入医生的身体,那就不是洗手能祛除得了了。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排出病气?
两种方法教你如何祛病气
我们建议医生朋友,一定要每天清理自己身上的病气,以下两种祛病气方法建议大家尝试。
第一种,做外圆功。
外圆功是一套排寒湿效果很好的养生功法。通过肢体的旋转,把浊的东西甩出去,对排除身体寒湿等病气有很好的效果。
外圆功的原理,即通过肢体或意念转圆的运动方式,使能体转动起来,利用不同能体的质量或密度差异,使质量大的能体借助惯性离开肉体,由于高能态场的传递速度快于低能态场,所以当收功时环境中的高能物质优先于离体的低能态物质自然填入体内,从而实现能体与肉体的净化。
它一共分为起式、布场、转三维圆、站桩和收功五个步骤。以下教学视频中特意加了光团,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对能量的感受。
第二种,做吐气法。
呼吸本来的作用就是吐故纳新,吸入空气,提纯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在做吐气法时,把吐气的过程延长,把气尽量吐尽,其实就是在帮助身体多排出一些废气。
吐气法的操作要点: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坐卧均可,闭上嘴巴,舌抵上颚,鼻吸鼻呼,吐气至尽,自然止息片刻,重复这个呼吸过程即可。大家可以对照以下视频一起来操作↓
两种方法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练习。对身体寒湿较重、身体虚弱、下焦淤堵较重的人,经过长期练习外圆功后,身体净化效果显著。在初级阶段,借助外圆功排病气散寒的功效,可以使肉体更为畅通松软。而吐气法操作一周后,则会让你的身体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舒服,会逐渐感觉到有热量。
若您在练习过程中有任何问题
欢迎扫码添加屯屯咨询↓
医患间的病气平衡是客观现象
从三位一体生命观中,我们可以从主体、能体、肉体这三个方面来认识生命。能体,即一个人的能量体,它是一个隐在生命态,用肉眼看不到。
能体到了一个大的环境就会平衡,就好比一个病人和一个医生待在一起,两个人的能体作为虚体就会混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达到平衡,这就是所谓的能体作为虚体的一种平衡表现。
所以医生每天面对患者时,和患者的病气达到平衡是一个客观现象。
同时,因为能体与肉体的对应平衡关系,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导致另一方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通过能体的净化最终将使肉体也得到同样的净化,反之亦然。这也是为什么排出病气后,身体会感觉到越来越舒服,越来越放松。
祛病气应该是每位医生要重视的事情,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施治过程中病人的病气就必然会和你平衡。所以走医的这条路的人,真的是走向菩萨行的路上。
正气足则百病不生,我们希望医生朋友们多多练习以上祛病气的两种方法,行医的同时,也学会保护自己。
明医一阶课程
明医课程是以杨海鹰老师创建的生命实相科学为理论基础,以杨博喻老师基于《内经》研发的“喻式灵枢脉法”之针、药、手法、灸、食疗等中医技术为临床应用,培养现代中医人才的课程。
我们也越来越明了:生命实相科学是可以给到中医朋友们“做个明白的医生”一条清晰的、可行的成长路径。
同时这套技术的疗效可以给年轻医生建立临床自信心的底气,给中青年医生拓展临床病种、提高效率、提升疗效的突破可能。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25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