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不常见但超对症的中成药,它既能通络止痛,又能祛寒化痰,用对了,不仅能缓解手指僵、腰腿疼的情况,连脊柱僵硬都能缓解,顺带着浑身发沉、情绪烦躁的毛病也会跟着好转。
提到治关节疼的中成药,大家可能会想到风湿骨痛胶囊、独活寄生丸或者木瓜丸,但这些方子各有侧重:风湿骨痛胶囊常于温散寒湿,对付膝盖冷疼很管用,可通瘀的劲儿稍弱;独活寄生丸侧重补肝肾、治久痹,适合年纪大、气血虚的人,可针对急性疼僵差点意思;木瓜丸能舒筋活络,管手指、脚踝的小关节僵,可祛深层寒湿的力道不足。
今天要讲的这个相对冷门,但针对性极强的中成药——小活络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专门对付 “寒湿瘀阻、痰浊裹筋” 的关节病。不管是类风湿的 “关节肿得像小萝卜,一碰就疼”,强直的 “脊柱硬得像块板,弯不了腰”,还是腰突的 “疼得直不起身,咳嗽都加重”,只要是寒湿瘀堵缠上的,它都能帮着 “破寒清堵”。
小活络丸的妙处,全在它的组方思路里:
制川乌、制草乌是“散寒的主力”,性热味辛,能像 “小火炉” 似的钻到骨头缝里,把藏在关节里的寒湿 “烤化”—— 类风湿患者冬天关节冷得像揣冰,强直患者脊柱怕凉,靠它就能慢慢暖过来;
胆南星能化痰祛湿,很多关节疼的人舌苔白腻,关节肿得“发沉”,其实是湿凝成痰裹在筋上,它能把这些 “痰浊” 化开,让关节不那么沉;
乳香、没药是“通瘀的好手”,一对搭档专门化关节周围的瘀堵 —— 腰突患者疼得位置固定,类风湿患者关节按着重一点就刺疼,都是瘀堵在闹,这两味药能把瘀块 “揉开”,气血通了,疼自然轻;
地龙(就是蚯蚓)能通络“钻得深”,像细针似的扎进经络里,把堵在脊柱、腰眼、手指缝里的小瘀滞 “通开”,强直患者脊柱僵、类风湿患者手指弯不了,全靠它帮忙 “松绑”;
最后加当归补血活血,防止前面的药“通得太猛” 伤了正气 —— 关节病缠久了,气血早虚了,光通不补,疼容易反复,当归正好补回来,让通瘀的劲儿更稳。
50 岁的赵先生是物流站的装卸工,常年在潮湿的仓库里搬箱子、扛货,类风湿缠了他5 年,一开始只是早上手指僵,后来膝盖也疼,蹲下去捡个货都费劲;2 年前又查出腰突,疼得直不起腰,咳嗽一下都能疼得咧嘴,晚上只能侧着睡,整个人瘦了 10 斤,情绪也差,总跟工友吵架。
他试过风湿骨痛胶囊,膝盖不那么冷了,可手指僵、腰突的疼没缓解;吃止痛药,胃又受不了。后来没法了托人找到我,我看他舌色暗紫、苔白腻,按他膝盖和腰眼,他疼得往后缩—— 这是典型的 “寒湿瘀阻型” 关节病,类风湿、腰突凑一块儿,得用小活络丸 “通瘀 + 散寒 + 化痰” 一起上。
我给他开了小活络丸,又按他的情况加了几味煎剂:桑枝引药到上肢,管手指僵、独活引药到下肢,管腰突和膝盖疼、白术健脾祛湿,不让湿邪再堆,叮嘱他每天按时吃丸药,煎剂早晚各喝一次,别再搬重货,冬天一定戴护腰护膝。
结果咋样?
两周后他来复诊,说“腰不那么刺疼了,晚上能平躺着睡一会儿,手指僵的时间也短了”;
两个月后复查,他笑着说“膝盖能蹲下去捡东西了,腰能慢慢弯着系鞋带,之前搬 20 斤的箱子费劲,现在搬 30 斤也能扛一会儿”;
继续巩固3 个月,他的类风湿手指僵基本缓解,腰突的疼也轻到不影响干活,连之前总烦躁的毛病都没了,跟工友相处也和睦了。
不过得强调,小活络丸虽好,并非所有关节疼都能用:
1、孕妇禁用,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
2、要是关节摸着手烫、口干舌燥、大便偏干(湿热型关节病),千万别用,它性热,用了会像“火上浇油”,加重红肿热痛;
3、脾胃特别弱、容易拉肚子的人,得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者搭配健脾的药一起用,免得丸药里的通瘀药伤了脾胃。
其实不管是类风湿、强直还是腰突,只要是寒湿瘀堵缠上的,核心都是“通瘀、散寒、化痰”。小活络丸的妙,就在于它不偏科,这三样全占,还能悄悄补气血,不像有些药只治一个毛病。
但记住,中成药也得辨证用,别看着别人用着好就跟着买,找医生看看自己是不是“寒湿瘀阻” 的体质,用对了才能让关节 “又通又暖”,疼僵全消!
你明白了吗?文中的情况你有吗?还有哪些不舒服的地方,可以说说!
周全,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河南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深耕风湿骨病领域40余年,擅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病、痛风等风湿免疫疾病。
▶文章中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健康知识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22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