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湿痹(潜)
2025
10-09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湿痹(潜)

一位82岁的老奶奶,因受寒引起腰痛,反复发作十余年,苦不堪言。曾就诊于某大医院骨科,医生给开了膏药外敷,没有明显改善,仍然时时腰痛。2014年3月起腰疼又加重,伴胸闷、憋气,2014年6月3日就诊于某中医院。医生详细了解了老奶奶的病情:腰膝酸痛,以肌肉疼痛为主,遇风寒加重,阴雨天加重,不能转侧、站立、行走,卧则缓解,前后背发紧,头颈部汗多,白天尤甚,口苦,胸闷、憋气,乏力,偶有咳嗽,无痰,食后腹胀,无恶心、呕吐,偶有头晕、耳鸣,偶有双手手指麻木,纳可,寐差,大便日 3~4 次,质稀,小便可,舌淡暗,苔白腻,脉细涩。幸运的是,接诊老奶奶的这位医生善用经方,当时诊断其主证为痹证( 寒湿痹阻, 风邪外袭) ,须用祛风散寒除湿、温通经络的方法治疗,处以桂枝附子汤,日 1 剂,分 2 次早晚服用。患者服 1 剂后,腰痛好转约一半,4 剂而腰痛止,随访 1 月,腰痛未再复发。(《何庆勇运用桂枝附子汤治疗痹证经验》)

桂枝附子汤4剂不过几十元,竟能将老奶奶十几年的顽疾治愈,让人不得不叹服经方的力量。

桂枝附子汤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都有论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风湿相搏”属于“湿痹”,湿痹形似太阳病,但身痛更剧,多为风寒湿邪外袭所致,或外感风寒、内有湿邪。湿痹如果发热恶寒,或者虽发热恶寒不著但有阳热之象,为阳证,可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芪汤(点击查看前文介绍);如果“风湿相搏”而不发热,阳虚陷入阴证,则可选用本文介绍的桂枝附子汤和白术附子汤。“风湿相搏”发作时一般无汗,浑身酸痛看起来像太阳病伤寒,所以条文里冠以“伤寒”。八九日为约数,意思是病了一段时间了;不呕提示病邪未传少阳,亦无停饮,不渴提示无内热,未传阳阴。桂枝附子汤证是“风湿相搏”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病机是卫阳不固,风寒湿邪阻于肌肤腠理,导致经脉不利、气血不畅,表现为身体疼烦,甚者不能自行转侧,行动困难,临床常见阴雨天加重。此证脉浮虚而涩,脉虚,虚者与实相对,指下按之无力,主虚证;脉涩,与滑相对,指下脉动往来不流利,主血少、血行不畅;脉浮提示病在表。这个脉象说明此证为表虚之少阴病。由下文“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及白术附子汤服法中提到的“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可知桂枝附子汤证还有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特征。一般容易将桂枝附子汤和前文介绍过的桂枝加附子汤混淆。两者同为少阴病方,也都是桂枝汤的加减方,但桂枝附子汤主治阳虚湿痹,桂枝加附子汤主治阳虚漏汗,前者无芍药,后者有芍药,而且两方在桂枝、炮附子、炙甘草的用量上也有所不同。桂枝附子汤是在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基础上,重用附子助阳散寒除湿止痛;因小便不利,增加了桂枝的用量,增强通阳化气利水之功;因大便不硬,所以同时去掉了具有一定通便作用、性质阴寒的芍药。“风湿相搏”如果出现小便自利、大便干硬的情况,则不能用桂枝。虽然小便自利似乎给湿邪以出路,但因湿性粘滞,寒性凝结,寒湿纠缠滞留于肌肤腠理之内,是不容易自行消散的。如果脾失健运小便自利,非但不能除湿,反而加剧伤津;津液损伤较多,肠道失其濡润,大便因而干硬。因为桂枝通阳降气,有发汗利水的作用,更伤津液,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时,须将桂枝附子汤中的桂枝替换为白术,这就是去桂加白术汤,又称白术附子汤。有人说白术不也是燥湿利水的吗,为什么小便自利还要加白术?主要看配伍。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能,伍桂枝可治小便不利,如五苓散;伍附子则可治小便频数,如真武汤、肾气丸。白术附子汤中以白术配伍炮附子,不但可振奋脾阳,改善水湿运化,使小便正常,津液回复,缓解大便干硬,还可加强散寒逐湿之功。(《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所以桂枝附子汤证和白术附子汤证都可治阳虚型湿痹,关键的区分点就在于,前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后者小便自利、大便干硬。现在两方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前人多有验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出,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寒湿郁肺、寒湿阻肺。结合文章开头医案,桂枝附子汤证患者也会出现胸闷、憋气、乏力、咳嗽等症状,和新冠肺炎轻证患者的情况类似,这提示我们,新冠肺炎患者如果有浑身酸痛等情况,也可能出现“湿痹”之证,可临证选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等湿痹方或与其它方剂合方,其中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被作为新冠肺炎治疗的推荐用药之一。一条来自张仲景的特别提醒:白术附子汤初服可能有身痹、眩晕等瞑眩反应,这是术、附在逐水气,勿怪。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