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来止咳方:荆芥5-10克 前胡10-15克 桔梗5-10克 甜杏仁5-10克 甘草5-10克杷叶5-10克白前5-10克紫菀10-15克 陈皮5-10克 天竺黄10-20克 贝母5-15克芦根10-20克全瓜蒌10-20克。《杏林集叶》
说明一点,对于早期外惑风寒咳嗽,内兼痰饮者小青龙汤还是首选,这一点请注意。
小儿咳嗽常用止嗽散,方曰:小儿咳嗽百部前,紫苑荆芥陈桔甘,芦根杏地蒌翘前,知母贝母冬花煎。小儿咳久者,肺热为多,此方必验。热轻者知母贝母冬花可不用。
止嗽散是止嗽散加味。其方为百部10 白前10 紫苑15 荆芥6 陈皮6 桔根6 甘草6 芦根20 杏仁6地龙6 瓜蒌10 连翘6 前胡6.
后三味一般不用。据辅行诀之理加代赭石15 白芍10,咸酸以调肺,临证用之,其应如响,常一剂知,二剂愈。泄肺必以咸,如桔根,地龙,瓜蒌,补肺必辛以酸,如杏仁百部,尤重者辛味也 ,此辅行诀泄肺以咸,补肺以酸,调肺以辛之理也。
老医传授时说,干咳无痰者,去荆芥陈皮,芦根加至50g,余尊嘱亦屡屡取效。只有通实践,才能知此方之疗效。
风寒咳着,用吴鞠通杏苏散加麻黄以苏子易苏叶,名麻杏杏苏散,此亦老医传授之方也。并云小儿感冒初咳着,多为风寒,用此方一剂愈。吾临证用之,有一剂愈者,二三剂愈者,鲜有用四剂者。
应该好效果!单用止嗽散加小柴胡汤效果都不错。
不可轻易变动用量,年龄小者可少服,大者多服。日五六,夜一二次,次晨咳定然轻减。
喉痒咳嗽,原方加僵蚕6g,蝉衣6g,桔根加为15g咸以泄肺中之风也。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832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