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们继续来模拟开方,找一找当大夫的感觉。
说有一个女子,当时42岁。
初诊时间是1996年的9月份。
她怎么回事呢?就是胸骨后面反反复复地有烧灼样疼痛,特别难受,已经持续半年多。同时,咽喉不适,上腹部胀满疼痛,嗳气呃逆,食欲差,吃不下饭。
有医院给诊断,说这是反流性食管炎。食道有糜烂。但是经过多种药物治疗,效果都不好。
后来,此患决定放弃西药,投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脉弦,苔厚腻,舌红。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写了一张方子。
这方子里,有白芨、丹参、吴茱萸、大黄、黄连、浙贝、厚朴,同时以姜、枣为引。
这几味药的应用,都不难理解。患者食道糜烂,所以用白芨生肌止痛。久痛入络,以丹参活血止痛。大黄、黄连清热,应患者舌红苔厚之象。浙贝清热散结,厚朴行气消胀,吴茱萸则降逆。这些可以说都是针对患者的一般症候来设置的。
好了,记下来,医家还用到一张古方。这古方,医家去掉了一味药,这就是人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周以后,症状明显减轻。3周以后,诸证完全消失。4周以后,患者检查食管黏膜,发现已经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2000年的《中国民间疗法》中。
好了,故事说完了。现在请你动脑筋。
你觉得,当时医家用到的方子,到底是什么呢?请记得,原方中的人参,省去不用。
如果你有答案,就请写在本文留言区。文老师期待你的见解。
请您反复阅读和体会,文中关于患者症候的描述,以及医家的用药细节。答案,就藏在其中。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开始。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785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