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面浮肿,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如果病人脉变成很浮、很大、很壮的时候,就代表阳脱了。我们人体里的动能与人体的精神即将要离开身体时就会出现这些现象,这都是不治之症。如果『又加利』,病人大小便都失禁,表示阴又虚掉了;阳虚掉后造成阴再虚掉,当然就是死症。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病人阳气在上面,脸都红红的,下面还是在下利,这都是很危险的症状,代表五脏六俯已经不受食物或是药物。
上气喘而躁者,此为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中医所谓的肺胀临床看就是西医讲的肺气肿。
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甘草干姜汤专门治疗肺虚掉了,虚寒)
肺痿简言之就是肺虚。肺痈就是肺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如果是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表示肺萎缩掉,病人一直只吐涎沫而不咳嗽。『其人不渴』,诸位看不渴就是寒,热的话就是渴。『不渴,必遗尿』,因为肺是管津液,肺在上焦,当肺虚掉时就不能治水,因为金生水,我们的肺实际上跟我们的膀胱是相通的。所以有的时候咳嗽没好,一咳嗽,小便就跟着出来,这就是肺可以治水的表现,是治小便的水。当肺虚掉后就不能再治水了,于是小便就会遗尿。有时我们看病时,病人抱怨说:「我小便失禁。」中医一看,此君是下焦寒造成的,就是真武汤证,如果看到是上焦寒,真武汤就没有用了,因为不对症,病人明明是上寒,你给他壮下热,所以就没有用,吃真武汤只是让下焦阳更壮而已,跟天雄散一样,吃了很壮,可是病人还是照样会遗尿,因为是肺寒引起的遗尿,这就是所谓的『以上虚。不能制下』,上焦肺气虚,所以不能制下,『此为肺中冷,必眩』,肺中如果有寒时,第一个症状就是头昏。第二个症状,口吐很多涎沫。
『甘草干姜汤方为专治肺痿』而设。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汤治疗肺寒带水饮)
射干麻黄汤是小青龙的变方,跟小青龙很类似。小青龙汤专门治疗气喘『寒喘』用,射干麻黄汤专门治疗『寒饮』用。
虚寒,就用甘草干姜汤。如果是寒中带点『水饮』就是射干麻黄汤证。什么叫做饮呢?饮就是已经有积水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症,如果只是饮,就是还没有溢出来的水气,跟『溢饮』不同,只是『水饮』,表示病人肺里水气很多,就好像一个碗里面有很多水气但是眼睛看不到。如果肺里面已经有积水,这时射干麻黄汤就没用了,因为用此药的时机已过。只是水饮的阶段,尚未成溢饮,这个时候我们肺的气泡旁边充满了很多水,不是肺膜里面有水,也不是肺里面有积水,遇到这种情形就是射干麻黄汤证。
溢饮是十枣汤证,此药吃下去三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将积水清除干净。
大家看此方是将小青龙汤里的芍药与甘草取出,留下麻黄、生姜、细辛、大枣、半夏、五味子,加入射干、紫苑、款冬花,款冬花这个药,本身就是专门止咳用的,尤其是水饮的咳嗽,大部分都会用到款冬花。如果是有痰的咳嗽,我们会用杏仁,杏仁只能祛痰无法去水,要把水去掉,必须使用款冬花。溢饮的状况之下,肺的气泡会呈现出持续扩张不收缩的状态,扩张就造成『咳而上气』,才会喘不过气来,因为里面有积水,要把里面的水排掉,就要靠射干。射干能够排水,紫苑能够降逆、下气,就是能让肺泡收缩起来,五味子能够把里面的水气整个排下去,这几个药一直都是配在一起用的。细辛是去寒咳用的,因为病人里寒很盛。肺里面的寒会盛,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肠胃的功能不好了,才会这样,这时候加入生姜、红枣是因为肺里面有留饮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来自胸膈,胸膈有湿气下去,就会造成水气上下不交,于是水气就会慢慢累积起来日久就变成留饮留在中焦一带,因此水气才会停留在肺里面。生姜能够把横膈这一带的水气发散掉,所以生姜可以止呕散水。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抽烟等引起的黄痰、浓痰用皂夹丸)
刚刚讲的是水饮停留在肺里面,而皂夹丸证是浓痰、浊痰停积肺中造成的但坐不得卧。热痰、浊痰之类,此类的痰只有皂夹丸才能去掉。
不要开错方子:「咳出来有痰,我们用射干麻黄汤。」结果原本是热痰,被你弄成胶痰,因为水被排掉痰却没去,于是痰就变得干干硬硬的,所以辨症不能出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麻杏甘石汤,结果被你用射甘麻黄汤一发表,汗被发掉,结果变成皂夹丸证。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同时有表证和里证,有痰饮,用厚朴麻黄汤;只有里证的痰饮用泽漆汤)
浮指病在表,沉指病在里,如果单纯是有痰饮在肺里,没有表症,我们就用泽漆汤。如果同时有表症与里症,我们在祛痰的同时就要发表。所以厚朴麻黄汤中,有加厚朴、麻黄、石膏。把麻黄石膏杏仁放在一起就是麻杏甘石,不要放甘草,如果只为解除肺热,用麻杏甘石汤就可以了。此处因为有水在里面,而甘草会蓄水,所以我们只用半夏去利水。用干姜、细辛是因为里寒很盛,选用小麦是因为肠胃的津液不足。
泽漆汤是用在没有表症,只有里症时用的,此时是有肺水在里面造成的肺气肿。用半夏是治水,里面有紫参,紫参可以用紫根取代,有另外版本是用紫菀,是专门『开郁结』,紫根本身并不能够利水,而是当肺有气郁在这里使用。这里的气郁和水积不太一样,如果是水积到的话,呼吸会有水声。没有水声,只是胸口很闷,紫根能够让胸口郁气散开来。生姜能够去饮,白前能够宣肺。白前这个药,类似麻黄,但是没有麻黄这么强。麻黄可以从肺一直开到皮表毛孔上去,而白前是直接停在肺上面,将肺脏打开来,使肺的气不会那么闷。甘草是安脾脏用,黄芩能去上热,能够泻热、泻肺热。人参可以补气、补肺的。这个处方叫泽漆汤,当然是以它为主力,泽漆又叫做『大戟』。大家记得十枣汤里面,有三味药,甘遂、芫花、大戟。张仲景说脉沉,就是到了悬饮阶段,这是十枣汤证,此时脉就变的很弦。弦就是水脉,代表水已经从肺组织里溢出来了。我们的肺跟我们的胸孔膜是叠在一起的,那里有很多间隙,就是我们中医说的『水巢』,这就是积水的地方。水会积到这里,就是因为肺泡有水堵到,这个时候就要靠大戟了,泽漆汤也可以叫做大戟汤。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肺虚热,用麦门冬汤)
『肺痿,虚热用之』。肺痿是寒症,诸位都知道要用甘草干姜汤。如果肺痿是虚热,就是麦门冬汤证。麦门冬是中药里面非常好的润肺的药物,当肺的津液不够时,我们要靠麦门冬来润肺。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肺实热用,还没有成脓;已经成脓用桔梗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是用在肺痈初期时,或是在肺痈进行到中期时都是葶苈大枣泻肺汤证。如果已经成脓,此汤就来不及了。葶苈子是属于苦寒的药,涤痰效果很好,属于涤痰的峻药。肺痈一般来说就是肺里面化脓了,类似西医讲的肺脓疡。
病人嘴巴不口渴的时候,又吐出很臭的脓痰,像脓血一样,并不是浊痰。皂夹丸吐出来痰很黄很黏的,像胶一样。这个脓痰是很浓稠的痰,如果此时不治好,再一段时间,就会吐得像米汁一样,就已经真正成脓了,这时就是西医说的肺癌了。如果吐的很浊很臭的,还是要用葶蘑子来攻它,就是葶苈大枣泻肺汤,如果已经全部成脓,吐出来的痰全部都会像米水一样,白白的颜色呈泡沫状,这就完全进入肺痈了,这个时候就是张仲景所说的桔梗甘草汤证。
经方中有两个排脓汤,第一个,就是这里的桔梗甘草汤,是专门治疗肺痈用的。第二个排脓汤是当归赤小豆散主治中焦腹膜炎,就是胆结石造成胆管破裂,变成腹膜炎。
堵到上焦的寒实。就是三物小白散证。如果是堵在下焦的寒实,就是大黄附子细辛汤证。如果上焦是实热,就是我们的桔梗甘草汤证。如果是痰堵在中焦造成的实,就是我们的大陷胸汤证。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方主之。
(肺胀有热用越婢加半夏汤;表寒里寒同时有肺胀,用小青龙加石膏,肺还是有些热,中焦寒而肺热)
读到金匮这里后我们就看懂神农本草经里面一再写到半夏能够降逆,这个什么叫做『逆』?就是有痰阻在横膈膜上,肺气无法下降,于是造成气逆。平常我们呼吸的时候横膈膜下降,吐气的时候横隔膜上升,这是正常的,结果病人无时无刻不管吸气吐气横膈膜都绷紧在上面下不来,此时只有半夏能够把横隔膜往下降,半夏的功能就在这里。
除了小青龙汤证的表寒里寒以外,如果病人同时有肺胀的状态,就是有表寒的状态之下持续有肺气胀、肺气肿的现象存在,我们就要小青龙加石膏。越婢汤里有麻黄、石膏,知道肺胀在里面的时候,热会很重。
补充方剂(这两个方子是唐代孙思邈的,大家自己可以自行判断下方子治症)
以上为经方学习笔记,如需看病请到正规医院就诊,请勿试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95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