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七大筋膜链:决定你身体姿态与疼痛的隐形网络
2025
09-09

七大筋膜链:决定你身体姿态与疼痛的隐形网络

筋膜线是相互连结的关系,无论肌肉如何单独使力,力量也会沿着筋膜线影响整个身体的机械和型态。 本课程将着重于人体主要的首六条肌筋膜经线,包括 :浅背线、浅前线、侧线、上臂线 ( 划分为两前手臂线和后手臂线 )、旋线和功能线。 及后,透过了解筋膜线的概念明白到要解决一个部位的痛症和症状,最重要的是从根源着手,找到根深蒂固的起始点才能有效的根治问题。 我们会通过不同的用具去按压筋膜线上的位置并进行拉筋,以达到放松的效果。(七条筋膜链)(前表链)

-浅前线的整体功能是平衡浅背线

– 提供弹力支撑,提起骨架中重力前倾的部分(耻骨、肋骨、脸部)

– 浅前线的肌肉随时准备捍卫人体前面柔软敏感的部位与内脏

(后表链)

– 后表链是在矢状面上维持姿势与传递动作的主要路线

– 后表链的主要功能是身体的伸展,维持身体直立的姿势

– 后表链主要是避免身体过分前倾

(前臂链)

主要用来维持稳定性,功能与腿部的深前线相似

– 可控制手臂在前方与侧面做大角度的摆位

(后臂链)

大致相当于腿部的侧线在匍匐姿势时和深前手臂线一起调控手肘角度 – 限制上半身的侧向动作,并提供从手部外侧到肩膀后侧的稳定度

– 控制在体测中线后方的有限度动作以及控制肩膀与手臂的外展

(螺旋链)螺旋链是将身体以「螺旋」的方式缠绕起来

– 包括浅前线、浅背线与侧线的肌筋膜线 – 功能是加强固定关节活动轨迹

– 协助维持所有动作的平衡 – 让身体能顺畅地做出旋转的动作

(侧链)

主要的功能是平衡前侧与背侧,以及平衡左右双侧的姿势

– 同时也会传递其他表层经线的力量,例如浅前线、浅背线、手臂线、旋线 – 协调并稳定躯干及腿部

– 参与身体的侧弯:躯干侧弯、髋部外展、足部外翻

(功能链)

– 功能线通过延长力臂可以将一侧肢体跨越身体连接到对侧,给予肢体动作额外的动力和精准度

– 除了静止站姿外,功能线有很好的姿势稳定及抗衡功能,例如:摆臂可以用来提供踢腿时额外增加的动量、骨盆动作有助于网球反排的执行、行走时肩部与对策髋部之间的抗衡

– 功能线在身体呈螺旋状,并以螺旋模式作用,可以当作旋线的附属补充线,也是手臂线在躯干的延伸,依位置可区分为…

后功能线 (BFL)

前功能线 (FFL)

侧功能线(Ipsilateral Functional Line, FL)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