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老中医:保温杯里加一物,补肾不上火,助您拥有好身体
2025
09-09

老中医:保温杯里加一物,补肾不上火,助您拥有好身体

“老张啊,你最近怎么老打哈欠?是不是晚上没睡好?”

“哎,别提了,夜里老醒,有时候一两个小时就得起一趟厕所,早上起来还腰酸背痛。”

“你这不像是单纯的睡眠问题啊,听着更像是肾虚。”

这天上午,几个退休老人聚在一起聊起了身体的事。

老张是大家口中的“热心肠”,啥活动都积极,但最近却总显得没精神,连广场舞都不怎么跳了。

老李是个中医出身的老头儿,退休前在中医院干了一辈子,听到老张这么说,就凑上来问了一句:“最近是不是还觉得头晕耳鸣、腿脚无力?”

老张一愣:“你咋知道的?”

老李笑了笑:“这就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嘛,别不当回事。”

几个人顿时来了兴趣,围着老李问东问西。

老李慢悠悠地拎起他那个用了好久的保温杯,说:“你们啊,不用太复杂,保温杯里加一样东西,坚持喝,就能慢慢调理肾虚,还不上火。”

老李说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一、肾不好的常见表现

咱们平时说的“肾虚”,在中医里是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不光指男人出问题了,女性也有肾虚。那肾不好的表现都有哪些呢?

·睡眠不好:晚上容易醒,或者老是做梦,睡了也感觉不解乏。

·尿频尿急:夜里总是要起夜,尤其是两次以上的,很可能就是肾阳不足。

·腰膝酸软:站久了、走多了就腰酸腿软,这种多半是肾虚的表现。

·怕冷:特别是脚容易凉,即便穿得不薄,也还是冷,这说明阳气虚弱。

·记忆力变差、头晕耳鸣:上了年纪的人如果突然记性变差,听力下降,甚至耳朵嗡嗡响,也要警惕是肾气不足。

·脱发、白发提前出现:头发问题在中医看来与肾精相关,肾虚的人往往头发早白、脱落明显。

·情绪低落:总是觉得提不起劲,对啥事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情绪变化也可能是肾气亏损带来的。

说白了,肾虚其实会影响到身体的方方面面,不分男女,只要年纪一上来,不注意养护,很多人都会中招。

二、老中医:保温杯里加一物,补肾不上火

老李讲的“续断”,在中医界可是有名的补肾草药,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泡水调理。

什么是续断?

续断这个名字听着有点奇怪,其实是来源于它的一个功效:接骨续筋。

古人发现,这种药草对骨骼和筋骨类的毛病效果不错,就给它起了个这样的名字。中医典籍《本草纲目》里记载:“补肝肾,强筋骨,续折接伤。”

说白了,它就是专门“续断”的,骨头有毛病、筋骨酸软、肾虚引起的腰痛,都能靠它缓一缓。

续断的中医解读:

在中医理论中,肾是“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好的人,筋骨硬朗、腰膝有力。

续断性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的作用。它属于那种“温而不燥”的好药,既补得进去,又不会让人上火出鼻血,是中老年人补肾的温和好选择。

怎么用?

老李的方法很简单,把续断洗干净,剪成小段(药店买的有现成切好的),每天抓个5~8克,用保温杯泡热水,像平时喝茶那样喝就行了。

第一次泡的时候可以多泡一会儿,续断比较硬,泡开后味道会有点草木的香气,但不苦也不涩,比较容易入口。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搭配点杜仲、牛膝这类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一起泡,效果更好,但日常保健的话,光用续断就足够了。

哪些人不适合?

如果你是那种体质特别燥热的,像容易长口疮、上火、便秘严重的,建议少量尝试,或者搭配点菊花、麦冬这种清热润燥的药材一起泡。

如果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史等基础疾病的,要先咨询一下医生。

三、补肾也要从生活上入手,这几件事别忽略

光靠喝药水补肾,效果可能也就那么回事儿。补肾这事儿,还是得靠长期坚持、生活细节的配合。

1.保暖很关键

中医讲“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最怕的就是寒凉。

特别是腰部、脚部,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睡觉的时候,别贪凉。女同志尤其注意别穿露脐短衣,男同志也别大冬天还洗冷水澡。

2.早睡是天然的“补药”

肾藏精,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养肾最关键的时间段,这时候如果你还在刷手机、熬夜追剧,那补再多的续断也补不过来。

建议中老年人晚上10点左右就睡,早上7点前起,顺应自然节律,肾就不容易亏。

3.饮食别太咸也别太辣

肾和水盐代谢密切相关,吃太咸会加重肾的负担;而太辣的东西,也会让肾阳虚上加虚。

所以平时吃饭口味清淡些,多吃点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也有不错的养肾效果。

4.适当运动不可少

“动则生阳”,中老年人补肾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坚持每天走路、做些简单的太极拳、八段锦,不求多么剧烈,但要有规律。

这样才能真正把肾气“炼”出来,而不是一味靠吃喝。

写在最后

调理肾气,不需要多复杂,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像老李这样,每天一个保温杯、一把续断,坚持下来,精神足、腿脚轻、腰不酸,这样的养生才靠谱。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