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许多医案中,我发现了焦树德老师的足胻消肿汤,据说对治疗下肢静脉或淋巴回流障碍有显著效果。起初我半信半疑,但经过临床实践,发现确实非常有效,见效迅速,效果显著。🌿🌿 组方医理:足胻消肿汤是根据《证治准绳》中的鸡鸣散加减而成。方中槟榔辛温降气,质重达下,破滞行水为主药;茯苓、紫苏散寒行气,辟秽祛湿;生薏苡仁、木瓜理脾行湿,舒筋活络;苍术、黄柏、防己益肾祛水;吴茱萸温肝肾,燥湿浊;桔梗宣肺气而利水;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为使药。全方共奏降气行水、祛湿消肿、舒筋活络、散寒温经之功效。总体以寒湿为主,湿热或热毒则不适宜。💧💧 通常双下肢水肿急性期或者虽时间很长但仍有红肿热痛,我会先开三付四神煎,患者会出现水泄,病情极速好转,然后转足胻消肿汤根据临床辨证或加黄芪或加真武汤或加桂芍知母汤,总之这个方子百试百验。📝📝 足胻消肿汤的组成包括:茯苓、紫苏、槟榔、木瓜、生薏苡仁、黄柏、防己、桔梗、吴茱萸和牛膝。这些药物共同作用,能够有效缓解下肢水肿的症状。
足胻消肿汤是焦树德教授的自创方,用之临床疗效很好。(河南 张宏跃中医) 方药:焦槟榔12~15克茯苓25克木瓜10克苍术6克苏叶9克苏梗9克薏苡仁30克木防己10克桔梗4.5克吴茱萸6克黄柏10克川牛膝12克使用范围:风寒湿邪流注于小腿、足踝而致足及胻踝浮肿胀痛、沉重,麻木,筋脉拘急,行走障碍。包括西医诊断的下肢淋巴结,静脉曲张,静脉回流障碍等引起的,足,踝,小腿,下部肿胀疼痛。方义:全方是由鸡鸣散合四妙散,防己茯苓汤加减而成的。 在临床上我用此方治疗足踝肿胀,小腿肿胀,下肢静脉曲张,腿软无力,外伤引起的肿胀疼痛均有明显疗效。王某,女,65岁,青海格尔木市人,2023年5月30日上午就诊,手术后半年左侧下肢水肿严重。22年10月骑电动车不小心跌倒,导致左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恢复期左侧足踝到小腿部水肿严重,尤其是下午走路需要家人搀扶,在当地医院治疗半年无效,听亲戚介绍到我处诊治。形体肥胖,面色恍白,怕冷,左足踝按压深陷,左侧小腿按压凹陷,伴有左足面麻木疼痛,大便不利,两三天一次。脉弦细,舌质暗红苔白腻,舌底有瘀络方药:槟榔18克苏叶9克苏梗9克吴茱萸9克 黄柏10克苍术6克薏苡仁30克川牛膝20克 木瓜10克红花10克泽兰20克防己10克茯苓30克桃仁9克鸡血藤24克七付水煎服6月6号复诊,足踝部明显减轻,足面疼痛也消失了,但仍感麻木,大便好转一天一次,来时不用搀扶,有事觉的足底发软。脉弦细,舌质暗红苔白薄腻。方药:槟榔18克茯苓30克木瓜10克苍术6克 黄柏10克川牛膝12克苏叶9克苏梗9克薏苡仁30克防己10克桔梗4.5克吴茱萸9克桃仁6克红花9克泽兰20克鸡血藤30克桑寄生30克七付水煎服6月10号过来说,感觉好多了,想回青海巩固治疗,又按6号方子带药14付巩固治疗。按:足胻消肿汤的确是一个好方,如果湿郁化热,足踝肿胀灼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数,可以去吴茱萸,苍术,加大黄柏用量,也可以加木通,滑石,泽泻,连翘之类肾虚腰腿软无力加寄生,杜仲,鹿角霜,川断足胻严重浮肿,舌底瘀络严重,加赤芍,红花,泽兰。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73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