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为万病之首,很多人察觉到体内有湿气,就会想到一味祛湿。实际上,湿气是分多种形态的,比如寒湿、湿热、风湿等。
不同属性的湿气,对应的祛湿方法各不同。如果盲目调理,不仅不能有效祛湿,还会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祛湿?今天,百草君就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祛湿方法。
寒湿主要分为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外感寒湿是体表受寒,使体内气血运行受阻所致。内生寒湿则是寒湿内困在体内,损伤脾阳造成的。
总之,就是体内的寒邪变多了,阳气变少了。如果长期置之不理,阳气无法运化体内水湿,就会恶性循环,寒湿的问题也会愈来愈重。所以,要温补脾阳以化寒湿。
【改善方法】
①茶疗调养:桂花陈皮茶
准备桂花、陈皮3~5g,泡水饮用。
桂花性温,味辛,辛能发散,温可散寒。陈皮辛香走窜,温通苦燥,入脾胃经,可行气化痰。适用于寒痰、湿阻中焦引起的不适症。
②穴位调养:艾灸穴位
艾灸足三里、丰隆穴、解溪穴、太白穴,顺着小腿内侧从上往下灸15~20分钟。
以上两种方法适用于日常保健养生,情况稍重者可参考药物法调理。
③药物调理:理中丸
理中丸可用来温中祛寒,补气健脾,非常适合体内有寒湿的人用来调理。如果寒湿情况较重者,建议用附子理中丸。
湿热,一方面受饮食习惯影响,比如过食甜腻,口味厚重,扰乱脾胃运化功能,使水湿内停而产生;另一方面则是外感水湿所致,多与环境气候有关。
正如古代医家所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想要改善湿热问题,就要清热祛湿。
【改善方法】
①茶疗调养:荷叶茉莉茶
准备荷叶、茉莉3~5g,代茶饮。
荷叶清香微苦,有祛湿利水的功效;茉莉花清雅芬芳,可清热除湿;两味药搭配能帮助祛痰除湿,清热降浊。
②中药浴足:温胆汤
泡脚方法:上述药材熬水,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30分钟,滤出药汁,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热水泡脚,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背即可,泡25分钟左右为宜。
温胆汤是著名的泡脚方,可健脾祛湿清热利胆;常用来改善身体因痰湿、湿热引起的健康问题。
日常养生建议用上述两种方法调理,情况较重可结合药物治疗。
③药物调理:三通汤
由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通草、竹叶、厚朴、半夏、滑石组成,以祛湿清热为主。
它能把全身上下的湿气以温和的方式祛除。主要用来针对湿热阻滞、气机失畅所导致的湿热症。
风湿是由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多是由外而内的。当湿气遇风入侵体内,就会阻滞经络,让血脉阻塞,关节凝滞,从而影响气血运行,最容易形成痹病。调治风湿类的问题,可以从祛风逐湿入手。
【改善方法】
①茶疗调养:祛湿茶
准备炒薏米、赤小豆和生姜各10克,用热水冲泡,趁热饮用。
薏米利湿,赤小豆活血祛风,生姜温阳散寒,三药合用尤其适用风湿者改善病症。
临床经验得出结论:长期饮用祛湿茶的患者,晨僵时间平均缩短30%,关节活动度显著提升。
②穴位调养:按揉穴位
日常生活中,可常按合谷、阳陵泉、太溪、血海穴等,这些穴位能减缓风湿引起的疼痛。
③药物调理:独活寄生汤
是孙思邈用来治疗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著名方剂。
全方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等15味中药组成,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调气血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裕光. “痹证论治 寒湿湿热.” #i 19.1(2003):1.[2]刘九生. “风温寒湿湿热之辨治.” #i 17.6(1998):25-26.[3]王智锦,伍晓丹. “祛湿要分清湿热还是寒湿.” #i 7(2017):31-31.
[4]高山. “湿气是百病之源.” #i (2016).
点击关注
学习更多中医知识
▼
设置星标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11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