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健康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的范畴。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泻实补虚的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
1.肝火扰心,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扰心,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心胆气虚,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中医治疗须经辨证论治,患者如有不适,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要自行随意用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失眠现象,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失眠患者的证候进行辨证论治。治疗失眠的中药以安神药为主,常用的中药材有夜交藤、合欢花、酸枣仁、远志等,中药方剂有归脾汤加减、安神定志丸、百合枣仁汤等,均对失眠有一定效果。
1、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不易入睡、睡而不实、多眠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心悸、健忘等,推荐的方药为归脾汤加减,可以通过其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调理失眠问题;
2、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胆怯、不易入睡等,推荐的方药为安神定志丸、百合枣仁汤,可以通过其益气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调理失眠问题;
3、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时噩梦纷纭、易惊、易醒等,推荐的方药为黄连温胆汤,可以通过清热化痰、安神的作用调理失眠问题;
4、胃气失和型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饮食后失眠、脘腹痞闷等,推荐方药为保和丸和平胃散,可以通过其消食导滞、和胃安神的作用调理失眠问题;
5、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夜难入寐,甚至彻夜不眠,推荐方药为六味地黄丸,可以通过交通心肾、滋阴降火的作用调理失眠问题;
6、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易入睡,或入睡后多惊醒,推荐的方药为龙胆泻肝丸,通过清肝胆、利湿热的作用改善不适症状,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失眠问题。
如果想要通过使用中药调理失眠问题,建议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且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失眠改善情况,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合理,作息规律,同时要适当锻炼身体。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541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