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aq
作者:夏耀飞
聂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2日初诊。
主诉:肩痛7天。
现症见:患者在7天前用右手提水40斤后出现肩痛,静止时痛甚,活动后减轻,疼痛部位在右肩胛骨内侧,右颈部和右肩外侧中部。
方证辨证:此为柴胡桂枝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证,宜此二方加减,其方如下:
柴胡15 黄芩10 党参10
半夏12 生姜3片 大枣4枚
甘草10 桂枝10 白芍10
桃仁10 牡丹皮10 茯苓10
姜黄10 海桐皮10 羌活10
元胡10 郁金10
结果:8月25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2付后,诸症已!
按语:笔者曾看到有医家用柴胡剂治疗跌打损伤等骨伤科疾病,疗效不俗。实际上临证中笔者遇到身体两侧的疾病常选柴胡剂治之,遇到身体后面的疾病常选桂枝剂治之,本案这两个方面都遇到了。
“右肩胛骨内侧”属太阳,“右颈部和右肩外侧中部”属少阳,由此可见本案属于太阳与少阳合病,故选柴胡桂枝汤主之;“静止时痛甚,活动后减轻”,这是有瘀血之象,黄煌先生认为桂枝茯苓丸是治疗瘀血的通用方,胡希恕先生常将桂枝茯苓丸与桃核承气汤相比,两者均可治瘀血证,若有瘀血可下者,桃核承气汤主之;
若有瘀血不可下者,桂枝茯苓丸主之,而本案属于后者,结合两位先生之言,故合用桂枝茯苓丸原方,柴胡桂枝汤也基本上用原方不加减,实际上准确的说是只加不减,因考虑活血止痛的力量有所不足,故加姜黄、海桐皮和元胡以助之,郁金是少阳的引经药,羌活是太阳的引经药,诸药合用,一剂知二剂已!
本案若按照条文用方,绝不会想到柴胡桂枝汤。因为既没有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又没有太阳之恶寒恶风;若按照部位用方,可以考虑少阳合太阳,少阳的主方是小柴胡汤,再看一下患病的时间是7天,在《伤寒论》中往往六七天是传入少阳的阶段,此时正气已虚,张仲景谓之“血弱气尽”,正因为如此太阳病选择桂枝汤,而不是麻黄汤或者葛根汤,再加上“桂枝本为解肌”,麻黄汤证病在皮毛,故曰“伤于寒”;
桂枝汤病在肌肉,故曰“中于风”,而本案之疾显然在肌肉,故取桂枝汤合之。无论是小柴胡汤,还是桂枝汤,都提示正气已虚,张仲景谓之“胃虚”,所以这两个方均用姜枣草,如若不然,为什么患者只是提了一次水而疼痛7天未愈,这也是笔者之所以用原方而不去参夏姜枣草的原因,健胃以生津液,津液就是人体的正气;倘若疼痛之初,大概以实证居多,只攻而不补,当然不需要这些参夏姜枣草了。
其实痛证使用柴胡剂的机会也不少,如治疗胸胁部位的跌打损伤有一个方子叫复元活血汤,其药物组成有甘草、大黄、当归、穿山甲、天花粉、柴胡、桃仁和红花,里面就含有柴胡,加了一些活血的药物;
如治疗少阳部位阳性疮疡有一个方子叫清热消风散,其药物组成有连翘、防风、黄芪、当归、川芎、皂角刺、柴胡、黄芩、白芍、红花、金银花、天花粉、甘草、苍术和陈皮,里面就含有简化版的小柴胡汤,再加一些扶正的、活血的和清热解毒的药物。总而言之,根据部位用药,若病位在肝胆经络的循行路线上,皆可考虑用柴胡剂治之。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479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