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多动症——是三魂浮一魄,孙思邈留下“还魂汤”,助孩童安心静神
2025
07-14

多动症——是三魂浮一魄,孙思邈留下“还魂汤”,助孩童安心静神

孩子坐不住、静不下、注意力涣散,手脚不停,老一辈常说:“这孩子像是丢了魂。”其实,根子在“神”。

中医讲,神安则魂定,魂定则人稳。人的魂魄分三魂七魄,魂主思维,魄管动作,魂魄归位,人才健全。但如今信息纷杂,孩子神气未固,外界刺激太多,神跑得快,身子跟不上,自然就乱了。

再说病根,孩子多动,说白了就是“肾精不足,脑髓不充”。肾藏精,精生髓,髓养脑,肾精充足,脑子才清明,身体才协调。孩子先天稚嫩,精气不足,脑髓不充,神就不安稳,魂魄就容易漂浮不定。

所以,中医调治,得从根上养,补肾益精,平肝熄风,让神定住,魂魄归位,孩子自然就稳了。

门诊见一男娃,小来,八岁,二年级生。爹娘忙生计,早出晚归,平日由爷爷照看。爷爷性直,觉男娃顽皮乃天性,未曾细究。

谁知一年级刚上,小来便坐不住,手脚不停,嘴巴闲不住,课堂上时而蹦跳,时而乱跑。老师频频催促,家里才带去医院,一查,果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

课堂上,他耳根子软,风吹草动皆能分神,学业落后。写字不安分,东摸西碰,转笔弄橡皮,还要找人说话。遇提问,抢答插嘴,激动时大呼小叫,课堂屡被打断。

刻诊:孩子身子瘦削,面色少华,坐立不安,眼神飘忽不定。舌淡红,苔薄白,脉象细弱。

中医讲,肾藏精,精生髓,髓养脑。小来天生底子薄,肾精不足,脑髓亏虚,魂神难安,才致这番多动、心神不定之象。

再加上外界纷扰,孩子定不住神,思绪乱跑,身子却跟不上,故而坐不住、学不进、性子急。

辨证来看,乃是肾精不足,肝风内动之证。

药王孙思邈早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便有良策。结合小来体质,拟方如下: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龟甲(先煎),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石菖蒲,远志等。

此方重在补肾养精,安神定志,扶住先天根本,让小来的心神能静,魂魄能收,读书写字安稳下来,方能事半功倍。

结果如何呢?

二诊:服药一月复诊,小来躁动稍歇,课堂上不安分的毛病减了几分,注意力也渐渐收拢。原方去泽泻,加太子参,益气健脾,助其稳固元气。

三诊:再服两月,小来读书渐入正轨,能随课堂节奏起落,与同学相处也和气了许多。

随访:后续半年跟踪,症状持续好转,学业步步追赶,终能安稳坐读,融于寻常学堂日常。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