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王清任四个逐瘀汤
2025
07-07

王清任四个逐瘀汤

一、血府逐瘀汤

组方:红花9克,桃仁12克,当归9克,生地黄9克,川芎4.5克,赤芍6克,牛膝9克,桔梗4.5克,柴胡3克,枳壳6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瘀血,胸痛日久不愈,痛处如刺而有定处,或日久不止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或弦。

去川芎桔梗牛膝+葛根连翘名解毒活血汤,原治瘟毒吐泻初起,暑温痧邪,深入营分,转筋吐下,肢厥汗多,脉伏若无,口渴腹痛,面黑目陷,势极可危之证。王氏认为霍乱乃瘟毒灼烧血液,壅塞气血通路,气机窒塞,升降格拒,清浊相淆,发为吐泻,对于此病初起正气未伤者,用此方清热凉血,活血行气,疗效显著。

若见汗多、肢冷、眼塌者不可用?现代用于麻疹、脑炎、脑膜炎后遗症、灰质炎后遗症等。

范文甫治疗霍乱暴泻,以及温病伏邪内发,或暑温热盛神昏,每用此方,认为此方犹如铁耜一把,将火拨开,热势不聚于一处,后可缓缓而熄。癸亥年(1923年)七月,时疫大作,解毒活血汤三、四帖,但服头汁,二汁作水,即煎二帖,仅服头汁,如是四帖而愈。此是热证,用石膏、紫雪等类已毙数人,其理譬如炭火聚于一盆,冷水倒下,火非不熄,热气上炎,肺先受之,肺被灸烂则死矣,此方譬如铁耜拨火,散开火力,使之渐缓,不能作祟,其理如此。如治陈师母,涌利空呕,面青转筋,此乃时疫重症,当先治其病,虽有胎孕亦不顾也,用解毒活血汤原方,生地用24克,桃仁15克、甘草6克,余各9克,再➕蚕沙芦根各30克,一诊速效,接予当归建中汤善后调理。

患暑温半月有余,前医错用大剂寒凉,非但邪不透达,反而深陷于里,身热如火,神志不清,脉数而弦洪,三部直行,热极之据。舌苔黄腻而舌底红鲜亦是热极之证。此候死固多也,但治之得当,亦有活者,救人之心,人皆有之,惟病势过于险重,不得不交代明白。处以解毒活血汤去枳壳+硝黄藿香、鲜生地,一剂便通势缓,仍以原方加栀子豉汤、紫雪丹、厚朴姜汁等渐愈。

张锡纯又将此方中枳壳换为厚朴,再➕苏木,用于治疗鼠疫脉道阻滞,形容惨淡,神气模糊,恶核痛甚者。并说热、渴、汗出吐血者,加生石膏、芦根汁;并服羚羊角、犀角所磨之汁,孕妇➕黄芩、寄生,桃红减量。

二少腹逐瘀汤

组方:小茴香7粒炒干姜2份延胡索3克,没药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6克。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少腹瘀血,痛疼或不痛,少腹痛,或经期腰酸少腹作痛,或月水一月三五次。连接不断,断而又来。色紫或黑,或有瘀,或崩漏少兼腹疼痛等症。

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效佳

三、膈下逐瘀汤

组方:五灵指6克,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丹皮6克,赤芍6克,延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枳壳4.5克。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瘀血阻滞膈下,膈下瘀血,或腹中下有痞,或肚腹疼痛不移。或腹似有物者。

四、身痛逐瘀汤

组方: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

功效:活血行气,祛湿通经。

主治:瘀血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久不愈。

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都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

不同点:

活血化瘀:配伍枳壳桔梗柴胡。行气宽胸。牛膝引血下行,故宣通胸中气滞。

膈下逐瘀:配伍香附枳壳,疏肝行气止痛,故行气止痛之力强。主治瘀血于膈下,肝郁气滞之两肋及腹部痛者。

少腹逐瘀:小茴香干姜官桂,温中之痛,主治血瘀少腹之月经不调,痛经者;

身痛逐瘀汤:秦艽羌活地龙等通宣痹止痛,用于瘀血痹阻所至的肢体痹痛或周身痛疼。

少腹逐瘀汤与膈下逐瘀汤的方根是当归、赤芍、川芎、玄胡、五灵脂。

少腹乃方根+干姜、肉桂、小茴香、没药、蒲黄;

膈下乃方根+桃仁、红花、丹皮、香附、枳壳、甘草。

而血府和身痛的方根是: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牛膝、甘草。

方根+柴胡、生地、赤芍、枳壳、桔梗;

方根+羌活、秦艽、没药、灵脂、香附、地龙。

-[] 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瘀血,胸痛日久不愈,痛处如刺而有定处,或日久不止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或弦。

少腹逐瘀汤:治:寒凝血瘀,少腹瘀血,痛疼或不痛,少腹痛,或经期腰酸少腹作痛,或月水一月三五次。连接不断,断而又来。色紫或黑,或有瘀,或崩漏少兼腹疼痛等症。

膈下逐瘀汤:治:瘀血阻滞膈下,膈下瘀血,或腹中下有痞,或肚腹疼痛不移。或腹似有物者。

身痛逐瘀汤:主治:瘀血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久不愈。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