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节内容
大家在对话框里输入中医教材领取学习资料哦!
08
(八)寒痰阻肺证
1.概念:寒痰阻肺证是指寒痰交阻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嗽气喘、痰多色白及寒证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里实寒证)
阻塞是相对静态的,壅也是阻却是动态的,它是向四周挤压,是属于热邪的特点。寒是堵的,所以用“阻”字来形容。
2.致病因素:多因素有痰疾,复感寒邪,内客于肺,或因寒湿外邪侵袭于肺,或因中阳受困,寒从内生,聚湿成痰,上干于肺所致;或过食生冷。
3.临床特点:
“寒”——冷、白、稀、润、静
“痰(饮)”——痰多、白、稀、泡沫状
“肺”——咳嗽、气喘
若痰稀者,为寒饮停肺证;
痰稠者,为寒痰阻肺证;(西医讲的慢性支气管炎一般是遇到冷空气发作就属于寒痰阻肺证)
若寒象不明显,仅以咳嗽气喘、痰多色白为主,为痰浊阻肺证。
09
(九)饮停胸胁证
1.概念:饮停胸胁证是指水饮停于胸胁,阻滞气机,以胸胁饱满、胸胁胀闷或痛及饮停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属于四饮之中的“悬饮”。
水一般是往低处流,悬饮是挂在上面,西医讲的胸腔积水。
“四饮”:“痰饮”——停于心肺;“悬饮”——停于胸胁;“支饮”——停于胃肠;“溢饮”——停于四肢、肌肤
2.致病因素:多因中阳素虚,气不化水,水停为饮;或因外邪侵袭,肺通调水道失职,水液输布障碍,停聚为饮,流注胸腔而成。
3.临床特点:
胸阔饱满、胸胁部位胀痛、咳硾引痛
“水饮”——舌淡、苔白腻、脉滑
“胸胁”——胸闷、 咳硾引痛、胸廓饱满(拍片会发现肋间隙也变宽。)
10
(十)风水搏肺证
1.概念:风水搏肺证是指风邪袭肺、宣降失常,通调水道失职,水湿泛滥肌肤,以突起头面浮肿及卫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表里同病、是实证)
风是六淫之一,属于外邪,水是水湿之邪,以水肿为主要表现证才叫风水搏肺证,其他表现症状为风湿,不一定会停留在肺部。相互交叉、相互勾结在一起才叫相搏。
2.致病因素:外感风邪,肺卫受病,宣降失常,通调失职,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泛滥肌肤而成。
3.临床特点:
风(表)——恶寒、恶风、咽喉肿痛等。
起病急、病程短,头面先肿,上半身肿甚,按之凹陷,随之即起。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204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