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散,是瘀血派鼻祖王清任老先生的方。
干黑木打粉,加白糖等量,温水调和敷患处。
此方我曾多次用于糖尿病足和久不收口的外伤,效果都不错。
【药物组成】木耳1两(焙干研末),白砂糖1两。
【方剂主治】溃烂诸疮。
【用法用量】上和匀,以温水浸如糊,敷之缚之。
【处方来源】《医林改错》卷下
木耳散方是王清任用治外科疮疡诸证的又一常用方剂。方取木耳研末与白砂糖合为散,临用时用温水调敷溃烂创面,王氏自谓其功效不可言,是一首不可轻视的外科良方。
用木耳和白砂糖治疗疮疡溃烂,历代本草或方剂学专著并无记载,王清任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这一方法,可谓是对中医外治法的又一补充。现代用木耳散治疗褥疮,效果颇佳。从药效、药理学推论木耳散治疗溃烂诸疮,应是不红不肿,久不敛口之虚证为宜。
灭菌时调成“膏”,愈合期调成“糊”,能够祛腐生肌,缩短病程。
开始用木耳散时,一般疮面脓性分泌物较多,溃疡处紫黯,说明有细菌生长,此时作细菌培养,大多能够发现致病菌,中医治法以攻邪为主,宜将木耳散快速加水调成“膏”状,体现“祛腐”作用。可视溃疡面大小深浅决定用量,一般木耳与水的比例以1:2为宜,一次调成一次用完。灭菌过程约2~4天,即换药1~2次,以疮面没有脓性分泌物和渗出液为度。
灭菌之后即进入愈合期,要保护新生肉芽组织,并促进其生长,中医的治法以扶正为主,宜将木耳散缓慢多次加水,使木耳完全胀发,调成“糊”状,以促进愈合。这时木耳与水的比例以1:8~10为宜,王氏“水浸如糊”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在肉芽生长过程中发现疮面脓性分泌物增多,可以重复用膏换药1~2次,如果一直用膏则肉芽生长缓慢。一般来说先膏后糊,疗效最快,病程最短
使用木耳散,肉芽组织生长快,但不会高出皮肤;上皮组织修复较慢,但不需置皮。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3666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