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的叫法,在中医学中,将腰椎间盘突出归纳于“腰痛”,“痹症”,“腰背痛”的范畴。中医认为,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与腰椎间盘突出有着密切的关系。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精亏损,筋脉失养,发为腰痛,故腰椎间盘突出与肾的关系十分密切。
宋代《圣济总录》曰:“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或风寒所客,或肾气伤损,使筋脉拘急,动摇转侧不得,故腰痛也。”
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机制为,风寒湿热及劳损为外因,肝肾亏虚为内因,内外合因,导致腰部及下肢筋脉瘀阻,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多为虚实相夹杂。
患者案例
患者,男,42岁。于8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活动疼痛,腰部活动时有弹响声。腰部疼痛左侧尤甚,屈伸受限,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疼痛稍有缓解,曾在外院多次诊治,未见明细好转,后经人介绍来就诊。
查体:患者腰部压痛明显,腰椎生理曲度存在,腰椎前屈、左右侧屈活动疼痛。MRI提示:可见L4-5椎间盘突出,L5-S1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
中医诊断:腰痹(肝肾亏虚夹瘀),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法:补益肝肾、活血化瘀。
处方:川乌15克、猪苓15克、泽兰15克、女贞子10g、秦艽15克、防风15克、伸筋草15克、狗脊15克、木瓜15克、独活15克、透骨草15克、玉竹10g,水煎服,早晚分服,日一剂。
效果:经治疗约3月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好转,腰椎活动受限情况明细改善。追踪半年疗效稳定。
辨证思路:腰痹是以腰部疼痛、重着、麻木甚则屈伸不利或连及一侧或双侧下肢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多因肾虚腰府失养、外邪杂至或腰部受损,气血痹阻不通所致。正气虚弱,肾气不足是其内因;感受外邪,劳损外伤及产后是其外因。
本方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
方中川乌、独活、秦艽有祛风除湿止痛之功;防风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之效;木瓜、伸筋草、透骨草具有舒筋活络之能;配伍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配伍狗脊滋补肝肾、祛风除湿;女贞子滋阴补肾,蠲痹润肠;玉竹滋阴柔筋。故而诸药合用治疗腰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请注意,每个人的病情各异,因此需要针对个人情况进行辩证施治。在用量上应根据辩证结果来确定,切勿自行随意使用。
熊主任公益咨询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139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