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悳
牙龈萎缩在中医属于 “ 牙宣 ” 范畴,以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及齿龈渗脓血为主要特征,其发病与胃、肾、大肠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只要按揉合谷穴,太溪穴、足三里穴等三个穴位就可搞定它!
它们三个穴位结合起来使用是一套治疗牙龈萎缩的“黄金组合”!
三穴配伍的原理
牙龈萎缩的核心病机在于:胃火灼龈、胃虚失养、肾精亏耗、虚火上炎,并常与大肠积热相关联。
因此,治疗必须从清胃火、补胃气、滋肾阴、降虚火、通腑气等多个层面入手。
而合谷、太溪、足三里,分别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阴肾经和足阳明胃经。此三穴配伍,构成了一个从“标”到“本”,从“清”到“补”,从“通”到“固”的立体治疗网络。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通过刺激合谷,能疏通面部及口腔的气血经络,可将热邪和壅滞的气血导引下行,恢复牙龈局部的气血正常运行,为受损的牙龈提供修复的环境。
在治疗牙龈萎缩的方阵中,合谷穴扮演了“先锋官”和“清洁工”的角色,首要任务是清除上涌的实火与热邪,为后续的补益和滋养扫清障碍。
足三里是治本之穴,刺激它能极大地激发胃的受纳与腐熟功能,增强脾胃运化,使气血生化有源。让充足的气血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布至牙龈,使萎缩的牙龈重新得到滋养,有望慢慢恢复丰满。
长期的牙龈萎缩是一个慢性消耗性疾病,与整体正气不足有关,而刺激足三里,能全面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运化功能,为牙龈的修复提供强大的能量支持。
在方阵中,足三里是坐镇中焦的“大将军”,既能冲锋(泻火),更能固守(补虚),是补充气血、巩固“龈之本”的核心力量。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和输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地方,肾中的元阴元阳皆汇聚于此。
牙龈的深层根基在于肾精,对于肾阴亏虚导致的虚火上炎、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太溪穴是直接的“补给站”。
太溪穴作为肾经原穴,它有强大的收纳作用,能将上浮的虚火引导回肾中,使之归位,从而解除对牙龈的虚性灼烧,与合谷、足三里清泻实火的功能形成了完美互补,一个治实火,一个治虚火,标本兼顾。
在方阵中,太溪穴是深植于下的“根基石”,它从生命的根本——肾精入手,为牙龈的健康提供最深层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这三个穴位联合应用,它们产生的不是简单的加法效应,而是协同增效的乘法效应!因为:
1、它们可以上下呼应,标本兼治:合谷在上,清上焦之热;太溪在下,滋下焦之阴;足三里在中,调中焦之气。
上中下三焦同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合谷治标(清火止痛),太溪与足三里治本(补肾健脾),标本兼顾,疗效稳固。
2、它们能够攻补兼施,清润同调:合谷主“攻”(泻实热),足三里与太溪主“补”(补气血、滋肾阴)。
对于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此配伍既能清除病理产物(火热之邪),又能扶助人体正气(气血阴阳),攻补兼施,不致因清泻而伤正,也不因纯补而留邪。
如何按揉它们呢?
1、先按揉合谷穴,不过有很多人在按揉该穴位时,位置都取错了,都是按揉虎口处的那块肉(就像下图的位置),这是错误的合谷穴!
真正的合谷穴在第二掌骨的中点处,见下面的图片:
另外,在按揉合谷穴时,不是按在骨头上,而是按在骨头和肌肉之间的缝隙里,如果找准了,按起来会很痛的,用拇指的指腹去按揉。
按揉时间3——5分钟左右。
按揉合谷穴时一定要配合上下左右活动口腔,这样可把气血引导患侧, 有画龙点睛的导引之用。按揉下面的足三里、太溪穴也是如此!
2、次按足三里,它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主要在这个区域找最酸痛的反应点。
足三里也有真假,详情参考万物疗法公众号7月31日发表的文章《用了多年没啥效果,你可能揉的是假 “ 足三里 ” !》
这个穴位可以按揉,也可以敲打,力度以感到酸、麻、胀为宜,时间5——10分钟左右。
3、最后按揉太溪穴,它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也是在这个区域找最酸痛的反应点,可按揉,也可敲打,力度以感到酸、麻、胀为宜,时间3——5分钟左右。
以上的按揉时间只是一个参考值,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减按揉时间。
另外,在按揉穴位的同时也要配合生活调理:
1、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采用正确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避免物理性损伤。
2、饮食调养:忌食辛辣、油炸、过甜之物,以免助生胃火,多食山药、小米、黑豆、黑芝麻等健脾益肾之品。
3、节欲固精:房事有节,以保肾精。
4、情志调畅:避免过度思虑和紧张,思虑伤脾,不利于气血化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6008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