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夏斌运用归脾汤合酸枣仁汤治不寐
2025
11-08

夏斌运用归脾汤合酸枣仁汤治不寐

不寐,即西医所称的睡眠障碍,患病率高,常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并可诱发或加重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乃至中风等病症。部分顽固性睡眠障碍患者长期依赖安眠药物,易形成药物依赖。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调节,通过协调脏腑、平衡气血阴阳,能够有效改善睡眠状况,且不易引发依赖问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主任医师夏斌临床擅以归脾汤合酸枣仁汤随证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所致不寐,疗效显著,现举验案一则如下。

郭某,女,51岁,工人。因“反复心烦失眠,睡眠易醒8年”于2024年1月9日就诊。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易醒,醒后难以再寐。刻下:神倦肢软,头发易落,心烦失眠,入睡困难,眠后易醒,醒后难以再寐,饮食尚可,大便稀软,日一次,夜尿频多。血压105/70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4次/分,律齐,腹软,双下肢无浮肿,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

中医诊断:不寐(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方用归脾汤合酸枣仁汤加减:党参15g,黄芪30g,麸炒白术15g,当归15g,茯苓15g,制远志10g,炒酸枣仁12g,盐知母10g,防风10g,煅珍珠母30g(先煎),炙甘草3g。7剂,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3次温服。嘱患者不宜食用肥甘厚腻或海鲜等发物。

1月23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后诸症悉减。月经适来,已行3日,平素月经5~6日净。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

上方去当归、远志,加白芍15g、制何首乌15g。予7剂,以巩固疗效。

按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寐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患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可兼见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心神不宁等症。不寐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肾关系密切。病证分虚实两类,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脾失健运、心胆气虚;实证多为肝火扰心、宿食阻胃、痰热内盛。病性亦有虚有实,但以虚证居多,病久多虚中夹实。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酌情佐以安神之品。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该方由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组成,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症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者。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为东汉名医张仲景首创。该方由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炙甘草5味中药组合而成,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功效,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症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者。

本案患者病情缠绵难愈,困扰患者生活。病情日久,可见患者本虚早已存在,气血亏虚,不足以濡养四肢百骸,故可见神倦肢软;发为血之余,气血亏虚,故可见头发易落;阴血不足,心失所养,故可见心烦失眠,入睡困难,睡眠易醒,醒后难以再寐;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故可见大便稀软。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均为气血亏虚、心神失养之象。治疗当以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故夏斌初诊方选归脾汤合酸栆仁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当归养血活血;茯苓补脾安神;远志安神益智;酸枣仁养心补肝;知母滋阴清热;防风与黄芪、白术配伍构成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珍珠母重镇安神;炙甘草补中益气。诸药配伍,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效。

二诊患者诸症悉减,且正值月经期,在初诊处方基础上减当归、远志,加以白芍养血调经,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以巩固疗效。

夏斌认为,睡眠障碍与自然环境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口老年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情志因素为其发病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耐心劝导患者解除烦恼,打消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波动,戒烟酒,忌浓茶,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张攀  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