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干燥综合征3年
2025
11-08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干燥综合征3年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干燥综合征3年。一女55岁,患者诉确诊干燥综合征已3年,服用糖皮质激素两年,口干欲饮无唾液,眼干无泪,鼻子干,左脚大小拇趾晚上痛,手关节痛,后背痛,乏力,胃脘不适有不消化感,手脚白天凉,晚上手脚如冒火伸出被外,无汗,纳少,早上痰多吐不出,小便可,夜尿1~2次,大便1日2~3行,质稀,偶尔成形。舌红瘦少苔,脉沉弱无力。辨六经属厥阴太阴合病证,辨方证为柴桂干姜加龙骨合当归芍药散证。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天花粉12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桂枝10g,干姜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苍术10g,茯苓12g,泽泻10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龙骨、牡蛎同煎,日1剂。

结果:左脚大小拇指及手关节痛减,体力增,手脚凉减,睡觉手脚冒火感减,大便1日1~2次,半成形。

脉症合参,患者症状寒热错杂、复杂多变,病在半表半里,为半表半里厥阴证:口干欲饮无唾液、眼干无泪、鼻子干、晚上手脚灼热、无汗、舌红瘦少苔,为半表半里上热证,虚热伤津所致,手关节痛、后背痛、胃脘不适有不消化感、手脚白天凉,为半表半里寒下证;早上痰多,夜尿频,大便次数多、质稀,脉沉弱无力,为血虚水盛之太阴证。患者见四肢厥冷、口干、胃脘不适有不消化感,正是柴桂干姜汤的适应证,因血虚水盛合用当归芍药散。

六经八纲认识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口干、眼干、严重龋齿、乏力、低热、关节疼痛等。目前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但对干燥、疼痛、疲乏或脏器损害的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本病属中医“燥痹”范畴,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最新发布的《干燥综合征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将本病分为阴虚津亏证、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燥瘀互结证、燥湿互结证共6个证型。冯世纶教授临床实践发现,本病症状复杂多变,表现为寒热错杂者不在少数,故本病病位一般在半表半里。临证见口干、眼干、鼻干等上热症状,又多兼见四逆、关节冷痛、纳差、便溏等下寒表现,脉多沉弱、细弦;因此,干燥综合征多表现为半表半里阴证,即属厥阴病,故柴胡桂枝干姜汤可用于本病治疗。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