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针灸八邪大有妙用
2025
11-05

针灸八邪大有妙用

“八邪”是中医针灸学中的一个重要奇穴组,因其能治疗多种“邪气”所致的病症而得名。

一、 八邪穴概述

定位: 在手背部,微握拳时,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

更具体地说,从拇指和食指开始,依次为:

大都(拇指与食指间)

上都(食指与中指间)

中都(中指与无名指间)

下都(无名指与小指间)

归经: 经外奇穴。

名称由来: “八”指数量;“邪”指病邪,如风、寒、暑、湿、热等。此穴能祛除侵袭手部经络的各种病邪,故名“八邪”。

 二、 针刺八邪的作用与主治

八邪穴位于手部各条经脉相交汇之处,针刺此穴具有疏通局部经络、清热止痛、祛风通络的功效。

主要主治病症:

1.  手部局部病症:

手指麻木、疼痛: 如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引起的手指感觉异常。

手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炎等。

手背红肿: 局部炎症或外伤所致。

2.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牙痛: 通过经络传导,起到远端取穴的治疗效果。

咽痛: 具有一定的清热利咽作用。

3.  外感病症:

外感风热: 可配合其他穴位治疗感冒发热。

疟疾: 在古代是治疗疟疾的常用穴之一。

4. 神经系统病症:

    中风后遗症: 常用于治疗中风后出现的手部功能障碍,如手指拘挛、握拳不开等,是康复治疗中的要穴。

三、 针刺操作方法

请注意:针刺属于专业医疗行为,必须在具备资质的医师操作下进行,个人切勿自行尝试。

1.体位: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微握拳,放松手部。

2.  消毒: 对施术者的手、患者的皮肤(八邪穴区域)用75%酒精进行严格消毒。

3.  针具: 选用28-30号,长度1-1.5寸的毫针。

4.  进针方向与角度:

    常用方法: 针尖朝向掌心方向,即沿掌骨方向斜刺,深度约为0.5-1寸。

另一种方法: 也可向手腕方向斜刺。

特殊针法: 治疗手指拘挛时,有时会采用“合谷刺”法,即针刺到一定深度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向左右两侧斜刺,形如鸡足分叉,以扩大刺激范围。

5.行针手法: 进针后,医师会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使患者产生“得气”感(即酸、麻、胀、重感,有时会向指端传导)。

6. 留针与出针: 得气后,通常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孔,防止出血。

 四、 注意事项与禁忌

1.  严格无菌操作: 手部活动多,易接触污物,必须防止感染。

2.  避免伤及筋骨:

    针刺不宜过深,以免刺伤掌骨骨膜,引起剧痛。

    在指蹼间进针时,要注意避开指动脉和神经。

3.  出血与血肿: 手部血管丰富,出针后若有点状出血或轻微血肿属正常现象,用棉球按压片刻即可。血肿可在24小时后热敷以助消散。

4.  禁忌人群:

    *   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慎用。

    *   孕妇慎刺,尤其合谷穴附近。

    *   手部有皮肤病、溃疡、感染或严重肿胀者禁针。

    *   过度饥饿、疲劳、精神紧张者不宜立即针刺。

 五、 日常保健与替代方法

对于非专业人士,可以采用一些安全的方法来刺激八邪穴,起到保健作用:

1.  按摩: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依次掐按每个指蹼后方的八邪穴,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

2.  点揉: 用拇指指腹按在穴位上,进行轻柔的旋转揉动。

3.  双手互搓: 双手十指交叉,相互摩擦指蹼部位,也能有效刺激八邪穴。

功效: 日常按摩八邪穴有助于缓解手部疲劳、改善手指灵活性、预防鼠标手、对于手部冰凉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