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这个中成药,让眼睛不再干涩、模糊和疲倦,眼睛“闹旱灾”从此拜拜
2025
11-04

这个中成药,让眼睛不再干涩、模糊和疲倦,眼睛“闹旱灾”从此拜拜

图文/许九九  

让中医传承,让家人健康,让众生无疾

凌晨两点半,手机蓝光映在小李浮肿的眼皮上。

这是她第9次打开人工泪液,冰凉的药水滑进了眼眶里,但却像雨水落在了龟裂的旱地上——这点人工泪液瞬间被蒸发掉,徒留灼烧感。

这是小李确诊干眼症的第三个月,直到在中医诊室里听到一句话:“眼干不是缺水,而是你的身体在闹’交通堵塞’。”

一、你的眼睛正在经历什么?——从手机屏到眼球的“断流危机”

现代人的眼睛,像被按了快进键:8小时电脑前报表没做完,通勤路上追剧不能停,睡前还要刷完99+条短视频。

但你不知道的是,每次强撑不闭眼,都在透支眼睛的“生命线”。

《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维系这条补给线的,正是本文作者许九九先生独创的中医“通”理论。

我在门诊见过太多这样的眼睛:表面干涩得像旱季稻田,内里却暗藏“淤泥”——有人熬夜后眼白发黄如浊水,有人焦虑时眼皮狂跳似枯枝,更有人揉眼揉出满目血丝,像干涸河床的龟裂纹。

这哪里是单纯的缺水呢?

我一直认为,这分明是我们人体肝肾的“水源”枯竭、气血的“河道”淤塞、津液的“支流”断档,引发的系统性“生态灾难”。

最近,很多读者纷纷私信我,说我——许九九对中医的分析独树一帜,讲的都是人话,讲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爱听的话,讲的都是大家都能听懂的话。

我坚持做到紧密结合自然界现象来讲,紧密结合生活规律来讲,把中医书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用人话讲出来,让大家听了就懂,看了就明白。

这种讲法,中医院校的教授们根本做不到,医院的中医生们看了也只能啧啧赞叹。

因为我讲得很直白,大家都愿意听我讲,所以关注我的粉丝也越来越多。

二、通补结合破困局——明目地黄丸里的“南水北调”工程

这时候,要是直接“人工降雨”(滴眼液),反而可能越滴越干。就像给盐碱地浇水,没解决土壤板结问题,水分根本留不住。

真正治本的方法,是启动身体自有的“南水北调”工程——让肝肾之阴如长江水奔腾不息,让气血像运河网络四通八达。

这正是明目地黄丸的智慧所在:

熟地18克、山茱萸15克是“掘井队”,直入肝肾深挖阴液储备库

枸杞12克、菊花15克化身“引水渠”,把精华精准输送到目窍

当归12克、白芍18克如同清淤船,在微循环里疏通气血暗礁

茯苓18克、泽泻15克则是“生态修复师”,把湿热痰浊这些“河道垃圾”悄悄运走

就像广西某知名医院的案例:患者用明目地黄丸+人工泪液三个月后,泪液分泌量从3mm跃升到8mm。这不是简单的1+1=2,而是重建了眼睛的“水利系统”——当肝肾阴液充足如春江,气血运行通畅似活水,眼表自然能形成持续润泽的“生态湿地”。

三、临床现场直击——当千年古方遇上现代顽疾

患有干燥综合征的王阿姨让我印象深刻。她形容眼睛像“两粒滚烫的玻璃珠”,每天要用掉半瓶眼药水。

我们给她开了明目地黄丸配合中药熏眼,三周后复查时,她举着泪液测试条惊喜道:“这水痕比之前长了一倍!现在看晚霞都有层层光晕了。”

更颠覆认知的是某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明目地黄丸能激活视网膜细胞的“自清洁”功能。实验显示,持续用药15天后,RPE细胞的自噬活性提升近40%,相当于给眼底装了24小时工作的“清道夫”。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某县人民医院用它治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时,角膜修复速度能加快30%——当细胞层面的“微循环”通了,组织的自我修复力就会觉醒。

四、用对才是关键——避开这些“河道暗礁”

但是,再好的方子也不是万能钥匙。曾有位程序员患者,自行服用两月不见效。把脉发现他舌苔黄腻、口气重,典型的“湿热堵路”。

这就好比河道里堆满了垃圾(湿热),这时候补水反而会泛滥成灾。

我们让他先用三仁汤+保和丸“清淤”3个星期,再服明目地黄丸,效果真的立竿见影。从而说明,中医辨证论治非常重要。

再次,要记住这些警示牌:

1.肝火旺型干眼:眼睛红肿热痛像着火,这时要用龙胆泻肝丸先“泄洪”。

2.痰湿型干眼:眼睑沉重如挂铅坠,需先用温胆汤“疏通下水道”。

3.用眼过度型:配合睛明、太阳穴按摩,就像给眼睛装“抽水泵”。

五、给现代人的护眼“疏通术”

最后给你们分享三个“通目”锦囊:

1.“20-20-20”黄金法则进阶版:每看屏20分钟,用掌心焐热双眼(劳宫穴补气),同时舌尖抵上颚吞咽津液(金津玉液穴生津)。

2.子时养肝茶:睡前用枸杞5g+菊花3g+桑葚3g煮水,装入保温杯放在床头,夜间眼睛干涩时含一口慢慢咽下。

3.晨起“开闸”操:双手搓热后从太冲穴(足背)沿肝经往上推,经过期门穴(乳下)直达睛明穴(内眼角),重复9次引肝血上行。

下次当你的眼睛又干又涩时,先别急着找眼药水。

摸摸耳垂后的翳风穴——那里是少阳经气血入眼的“闸口”,轻轻按揉间,仿佛能听见身体里江河奔涌的声音。

中医治眼从不是对抗性抢救,而是重建一套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

毕竟,我们的眼睛,本就该如春山新雨后的清泉,既映得见星河璀璨,也盛得下人间烟火。

我是许九九,中医的传承人,健康的守护者。

关注我,健康不迷路。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