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ppt
2025
10-09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ppt

先看看我写的学习笔记,PPT往下翻。

一、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管理原则

  • 营养风险筛查:老年危重患者营养风险高,约 23% – 34% 存在营养不良。可使用 NRS2002、MNA – SF 和 NUTRIC 评分等工具进行筛查。

  • 营养状况评估: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营养状况评定及营养不良诊断。

  • 合理选择营养干预方式: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 加强营养监测和干预效果评估:老年危重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应动态监测并及时处理,根据营养相关指标评估效果并调整方案,出院后定期随访。

  • 组建多学科团队:不同危重老年患者需组建多学科团队决定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 注意事项:与老年人营养支持治疗相关的因素较多,包括营养不良、肌少症、糖代谢异常等,大部分因素相互关联并与患者死亡率相关。

  • 二、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时机和路径

  • 治疗时机:入院后 24h 内完成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立即治疗原发疾病并进行营养支持,无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考虑急性病应激状态下的营养代谢特点,鼓励合理饮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 48h 内启动营养支持治疗并逐渐达到目标喂养量。

  • 治疗路径:先确定患者的能量、蛋白质及微量营养素需求,即目标喂养量。如胃肠道功能允许且经口进食不足,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如不能经口进食,推荐鼻胃管作为 EN 的首选管饲途径。对于重度营养不良或高营养风险且 EN 无法满足目标需要量的患者,应联合 EN 和 PN 支持治疗;存在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或 EN 禁忌证的患者,应尽早给予 TPN 支持。

  • 三、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需求

  • 能量需求:REE 是人体能量消耗测定的金标准,可使用间接测热法或预测公式估算。不同指南对老年危重患者的能量目标值建议不同,应逐步加强营养,避免喂养不足和过度喂养。

  • 蛋白质:蛋白质供应对老年危重患者很重要,但摄入对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不同指南对蛋白质摄入量的建议不同,应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调整。

  • 脂肪:接受 EN 和 PN 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应根据疾病状态和胃肠道耐受能力选择适宜的脂肪供能比制剂,适当提高脂肪供能比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围术期给予含有 ω – 3 脂肪酸等的免疫调节配方 EN 可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 微量营养素:老年危重患者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增加,应常规监测并强化补充。入院时存在低磷、低钾血的患者需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补充维生素,呼吸衰竭患者应严密监测血磷水平。

  • 谷氨酰胺:老年危重患者对谷氨酰胺的需求增加,强化补充谷氨酰胺可改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但过高剂量可能增加死亡率。国内指南建议老年术后患者适当补充谷氨酰胺并监测肝肾脏功能。

  • 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可以保护肠道屏障,减少病原菌过度生长,国内研究显示一些益生菌可改善危重症患者预后,肠道微生态制剂老年人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了一些制剂及疗程。

  • 液体管理:老年危重患者需平衡营养支持治疗和液体负荷量的关系,根据病情个体化供给,适当减少液体量,注意脱水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 口服营养补充剂:老年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时,补充 ONS 可改善营养状况,但经口进食常低于需求值的 60%,需警惕再喂养综合征发生。

  • 肠内营养治疗:

    • 常用肠内营养制剂:EN 制剂营养成分包括氮源、糖类、脂肪类等,有粉剂、乳剂和混悬剂三种剂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制剂。

    •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根据胃肠道功能和不同疾病的营养需求选择制剂。

    • 途径:EN 制剂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鼻胃管等,鼻胃管是 2 – 3 周 EN 的首选管饲途径,对于长期营养支持可选择其他途径。

    • 温度及泵速:适当提高营养液温度可减少胃肠道反应,危重患者以低剂量起始喂养,老年患者后续喂养上调速度应谨慎调整。

    • 老年危重患者 EN 治疗常见并发症预防管理:包括胃肠道常见并发症(如腹泻、便秘等)、感染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代谢并发症(如高血糖)和机械并发症(如阻塞和脱出)的预防管理。

  • 肠外营养治疗:

    • 配方:老年患者的 PN 配方应根据机体代谢特点而定,应用全静脉营养混合液输注。

    • 途径:周围静脉是短期应用的首选,高渗透压或长期接受 PN 建议通过中心静脉输注。

    • 速度: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和治疗情况确定输注速度。

    • 开始时机:老年危重症患者存在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或有 EN 禁忌证时,建议给予 TPN,PN 的启动时间应根据营养风险情况确定。

    • 老年危重患者 PN 治疗常见并发症预防管理:包括代谢并发症(如高血糖、高脂血症等)、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气胸、空气栓塞等)、再喂养综合征和感染的预防管理。

    四、老年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

  • 血糖管理:老年危重患者糖代谢异常需接受个体化营养治疗,非糖尿病危重患者血糖应维持在 6.1 – 7.8mmol/L,糖尿病危重患者血糖控制在 6.1 – 11.1mmol/L,密切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尤为重要。

  • 治疗建议: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多采用胰岛素治疗,出现胰岛素抵抗时可联合使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合并糖尿病的危重患者无需严格限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应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选用低 GI 食物,接受 EN 治疗时推荐使用糖尿病专用配方 EN 制剂,适量添加膳食纤维,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 五、老年危重症合并肌少症

  • 肌少症概述:肌少症是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的广泛性丧失,与衰老、疾病等有关,ICU 中相关证据有限,但肌少症与老年患者的不良临床结局相关。

  • 营养干预:充足的蛋白质供给和合理的摄入模式有助于减缓肌少症的发生,补充维生素 D 可改善肌力下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最合适的营养干预措施。

  • 六、老年危重患者出院后的营养干预

    相关研究有限,支持经口进食达不到最佳摄入量时应给予和鼓励患者接受 ONS,营养支持治疗和理疗相结合可能有益于老年人机体和肌肉功能改善,但需在老年危重患者中验证。

    七、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监测

    包括监测营养相关参数、误吸风险、压疮风险、出入量、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和维生素 B1 水平、血糖、EN 相关并发症和 PN 相关并发症等。

    八、总结

    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有别于成年人,应贯穿全过程管理,未来将根据研究进展适时更新指南,以提高患者临床获益和生活质量。

    需要无水印可编辑的PPT请加微信:yxswxxx咨询

    需要无水印可编辑的PPT请加微信:yxswxxx咨询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