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眼科李杜军。
面对孩子近视的加深,很多家长仿佛无能为力,明明很重视,却感到力不从心,收效甚微,总结一些家长的经验,发现有一个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的上心了,有没有仔细研究孩子的心理?
常说近视孩子要进行户外活动,但不是只要把孩子“扔”到户外就算完成任务了。他要是继续跟在学校、家里一样,跑到户外树荫下看书画画,或者玩手机,眼睛依然没有真正放松。家长要追求“有效的户外”,比如要有户外充足的、自然的光照,而不是在阴暗处。
孩子的眼睛跟照相机一样,调整“焦距”看清楚不同距离的物体,眼睛负责调焦的结构,就是睫状肌、晶状体。现代孩子的生活模式,是长期的“看近”状态,就像一根橡皮筋一直被拉着,失去弹性,所以要有意识地进行“远近交替”的训练。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第三个:闭眼或做无效眼保健操不等于休息眼睛,让孩子休息时只是简单地闭眼,或者做眼保健操时敷衍了事,思绪却依然沉浸在刚才的学习难题中,眼睛并没有真正放松。穴位按压不到位,没有酸胀感,气血更是流通不起来。
这样的情景,细细想来,或许远不止一例。我邀请家长们要静下心来,去解码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外治之法,即内治之理”,所有需要孩子“动起来”的外部努力,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让五脏六腑之精华能够顺利上注于目,濡养双眼。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但如果孩子本身肝血亏虚、肾精不足,就像一口快要干涸的井,再怎么从外部打水(做训练、促循环),能汲取上来的滋养也终究有限。尤其是一些体质偏弱、用眼负担又重的孩子,你会发现,即便严格做到了所有外部防护,视力依然可能下滑。这时就需要从身体内部进行根本性的调理了。
给大家说一个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的方剂,叫做“益瞳丸”。
原方药物组成:山萸肉(去净核)、野台参、柏子仁(炒)、玄参、菟丝子(炒)、羊肝(切片,焙干),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开水送服。
开方作汤剂用,则可以将羊肝用枸杞等代替,接下来看看这个方子。
山萸肉酸温质润,补益肝肾之阴,又能温补肾阳,有强大的固涩作用,防止精气耗散。张锡纯认为它是“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的要药,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创制“来复汤”治疗大汗淋漓、元气欲脱的危证,其中君药就是大剂量的山萸肉(二两),对孩子的夜间盗汗、注意力涣散有用处。
野台参、菟丝子—— 益气健脾,平补阴阳
野台参是党参中的上品,功效最接近人参,但药性更为温和淳厚,价格却不贵,专补脾肺之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足,则能将食物营养上送。
菟丝子性平,能平补肝肾阴阳,益精明日,其性平和,适合长期调理的慢性虚损性疾病,如视力下降、发育迟缓等,不易上火,便于久服。
柏子仁、玄参、羊肝—— 养心滋阴,以脏补脏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柏子仁养心安神,偏于养心气、润肾燥,适用于心慌心悸、伴有肠燥便秘的孩子。孩子学业思虑容易耗伤心血,心主血脉,心血充足,血脉通利,眼睛才能得到滋养。
中药里带“参”字的很多,但功效各异。如人参大补元气,丹参活血化瘀,沙参滋阴清肺,玄参则主攻滋阴降火。此“参”非彼“参”,不可混淆。孩子是“纯阳之体”,用眼过度易生虚火,玄参可清降虚火。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上方适用证: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型近视。视疲劳、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安、腰膝酸软、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或夜间盗汗等虚性体征。
对肝血虚型夜盲症(雀目)。孩子在光线昏暗处视力严重下降,同时可能伴有眼干、头晕等肝血不足的表现,也同样适用。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86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