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华教授是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的知名专家,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是该领域的权威之一。她师从多位名老中医,深谙中医经典理论,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在诸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等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上有深厚造诣。
她的临床治疗强调“辨证论治”为核心,注重“扶正祛邪、养阴清热、活血通络”,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多个疗效确切的经验方,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董振华教授学术思想与治疗特色(简要)
✅ 治疗原则关键词:
– 扶正祛邪:强调调节免疫、增强体质,同时清除病邪。
– 养阴清热:针对多数风湿免疫病患者存在“阴虚内热”的病机。
– 活血通络:病程长者多兼血瘀,活血有助于改善微循环、缓解症状。
– 健脾益肾:重视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本的调理,提高抗病能力。
二、董振华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pSS)的经验方(代表方之一)
🌟 方名:养阴清热润燥方(董氏经验方,用于阴虚津亏夹热型)
🎯 适用证型:
– 主症:口干咽燥,眼干无泪,皮肤干燥,或伴鼻干、干咳少痰,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无苔,少津或裂纹舌,脉细数。
– 病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津液亏虚,不能濡润脏腑官窍。
📜 基础方药(参考):
中药 剂量(参考) 功效说明
生地黄 15g 滋阴养血,清热凉血
玄参 12g 滋阴降火,解毒利咽
麦冬 12g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石斛 10g 滋阴清热,生津润燥(明目佳)
玉竹 10g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沙参 12g(南/北)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天花粉 10g 清热生津,止渴润燥
知母 10g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五味子 6g 敛肺生津,宁心安神
甘草 6g 调和诸药,润肺缓急
🎯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适用于干燥综合征(原发性 pSS)以阴虚津亏、虚热内扰为主要表现者。
✅ 加减应用(根据症状灵活调整):
若见以下症状 可加药物 作用说明
眼干明显 枸杞子、菊花、密蒙花 滋养肝肾、明目润燥
口干严重 乌梅、石斛、甘草(酸甘化阴) 增强生津止渴效果
关节疼痛 鸡血藤、丹参、赤芍、桑枝 活血通络、舒筋止痛
乏力气短 太子参、黄芪、山药 益气健脾,改善体能
低热或五心烦热 地骨皮、银柴胡、青蒿 清虚热、退潮热
睡眠不佳 酸枣仁、夜交藤 安神养心
三、董振华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经验用药思路
🌟 常用治法:
– 祛风除湿、散寒通络(偏寒湿型)
– 清热祛湿、活血通络(偏湿热型)
– 益气养血、健脾补肾、活血止痛(久病体虚型)
📌 常用基础组合:
– 祛风湿药: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海风藤
– 活血药:丹参、鸡血藤、赤芍、当归、川芎
– 温经散寒药:桂枝、制附子(少量)、干姜(寒湿重时)
– 清热药:黄柏、忍冬藤、知母、薏苡仁(湿热型)
– 扶正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 董教授强调:类风湿为顽痹,病程长、易反复,治疗需“祛邪不伤正,扶正以助祛邪”。
四、董振华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验方思路
🌟 常见证型:
– 阴虚内热型(最常见):长期使用激素后更易出现
– 热毒炽盛型(急性活动期)
– 脾肾两虚型(后期/激素减量阶段)
📌 治疗原则:
– 活动期:清热凉血、解毒化瘀
– 缓解期/激素依赖期:养阴益气、健脾补肾、活血和络
📜 常用核心药:
– 生地、丹皮、赤芍、水牛角(或羚羊角粉) —— 清热凉血
– 青蒿、地骨皮、知母 —— 清虚热
– 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 —— 益气健脾
– 丹参、鸡血藤 —— 活血通络,防治瘀血
五、董振华教授常用“对药”与特色配伍(举隅)
对药/组合 功效说明
生地 + 玄参 滋阴清热,润燥生津,常用于干燥类疾病
麦冬 + 石斛 增强养阴生津,尤适合眼干、口干明显者
丹参 + 赤芍 活血凉血,改善微循环,用于血瘀兼热者
黄芪 + 太子参 益气扶正,提高免疫,改善乏力、易感
鸡血藤 + 当归 活血养血,通络止痛,用于关节肌肉疼痛
知母 + 黄柏 清虚热、退骨蒸,用于阴虚火旺、五心烦热者
六、总结:董振华教授经验方特点
特点 说明
辨证精准 强调“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疗核心,因人因证施方
养阴清热为核心 特别适用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等阴虚内热型疾病
活血通络贯穿始终 防治瘀血阻络,改善关节、脏腑供血与功能
扶正固本提高免疫 常用黄芪、太子参、白术等,改善体质,减少复发
方药平和,安全有效 注重药物配伍与患者耐受性,适合长期调理
强直性脊柱炎与白塞氏病均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范畴,具有慢性、复发性、全身性、炎症性的特点,且病因复杂,与遗传、免疫失调、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董振华教授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权威专家之一,她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结合现代风湿免疫学知识,总结出一系列针对强直性脊柱炎(AS)与白塞氏病(Behçet’s Disease,也称贝赫切特综合征)的经验方与治疗思路,临床疗效显著。
下面分别介绍:
一、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董振华经验方与治疗思路
🔹 一、中医病机认识(董振华教授观点)
董振华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多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尤其与“骨痹”“肾痹”相关,病位在督脉、脊柱、骨关节,与肾、督脉、肝、脾关系密切。
🎯 核心病机:
– 肾虚督空(根本原因:肾精不足,督脉失养)
– 寒湿或湿热痹阻经络(诱因:外邪侵袭,久居湿地,或内有湿热)
– 痰瘀互结、经络壅滞(久病入络,形成骨质破坏与强直)
总结:本虚标实,肾虚为本,寒湿/湿热/痰瘀为标。
🔹 二、董振华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经验方(代表方之一)
🌟 方名:补肾强督、祛风除湿通络方(董氏经验方)
🎯 适用证型:
– 腰骶、脊背僵硬疼痛,晨僵明显,遇寒加重,活动后稍缓
– 或伴下肢关节疼痛,舌质淡暗或暗红,苔白腻或薄黄,脉沉弦或沉细
📜 基础方药(参考):
中药 剂量(参考) 功效说明
淫羊藿 12g 温肾壮阳,强筋骨
补骨脂 10g 温肾助阳,固精壮骨
杜仲 12g 补肝肾,强筋骨
续断 12g 补肝肾,续筋接骨
桑寄生 12g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独活 10g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下半身)
秦艽 10g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桂枝 6~10g 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当归 10g 养血活血
赤芍 / 白芍 10~12g 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丹参 15g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鸡血藤 15~20g 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生黄芪 15~30g 益气固表,提高免疫,改善乏力
甘草 6g 调和诸药
✅ 功能主治:补肾强督、祛风除湿、活血通络,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或肾虚夹湿热型,改善腰背疼痛、晨僵、活动受限。
🔹 三、加减应用(根据症状调整)
若见以下症状 可加药物 作用说明
晨僵明显 威灵仙、姜黄 通络止痛,改善晨僵
畏寒怕冷 制附子(先煎)、干姜 温阳散寒
关节红肿热痛 黄柏、忍冬藤、薏苡仁 清热祛湿
痛剧夜间甚 延胡索、乳香、没药(少量) 活血定痛
乏力气短 党参、白术 健脾益气
骨桥形成/骨质受损 骨碎补、自然铜(煅) 强骨续筋(久病骨损者)
🔹 四、治疗思路总结(董振华经验)
– 补肾壮督是根本:强直性脊柱炎与“肾主骨、生髓,督脉为阳脉之海”密切相关,补肾强督可改善脊柱僵直与骨损。
– 祛风除湿通络贯穿治疗全程:尤其对于寒湿或湿热阻络所致疼痛、僵硬,需及时祛邪。
– 活血化瘀防粘连与骨化:久病入络,易形成韧带骨赘(骨桥),需早用活血药。
– 重视功能锻炼与综合治疗:中医治疗与康复锻炼、西医抗炎药物联合,效果更佳。
二、白塞氏病(Behçet’s Disease,贝赫切特综合征)——董振华经验方与治疗思路
🔹 一、中医病机认识
白塞氏病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葡萄膜炎等)、皮肤损害、关节痛、血管炎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狐惑病”范畴(最早见于《金匮要略》)。
董振华教授认为其病机多为:
🎯 核心病机:
– 湿热毒邪内蕴,熏蒸上下(主因:脾胃湿热或阴虚湿热)
– 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久病伤阴,虚热上攻,口腔/眼部溃疡反复)
– 气血瘀滞,脉络受损(溃疡久不愈合、皮肤结节、血管病变)
总结:本虚标实,湿热毒邪与阴虚内热并存,常兼血瘀。
🔹 二、董振华教授治疗白塞氏病的经验方(代表方之一)
🌟 方名:清热解毒养阴、活血化浊方(董氏经验方,用于湿热毒蕴型)
🎯 适用证型:
– 反复口腔、生殖器溃疡,溃疡面红痛,或伴眼部充血、皮肤痤疮样结节、针刺反应阳性
–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 基础方药(参考):
中药 剂量(参考) 功效说明
生地黄 15g 滋阴凉血,清热解毒
玄参 12g 滋阴降火,解毒利咽
黄连 6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少量)
黄芩 10g 清热燥湿,泻上焦之热
金银花 15g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 12g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赤芍 12g 活血凉血,散结止痛
丹参 15g 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生甘草 10g 清热解毒,缓急和中(可生用)
土茯苓 15~30g 解毒利湿,用于湿热毒邪重者
白花蛇舌草 15~30g 清热解毒,抗炎,现代用于免疫病
茯苓 / 泽泻 10~12g 健脾利湿,防止湿邪内生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活血化瘀,适用于白塞氏病以湿热毒盛、溃疡反复为主者。
🔹 三、加减应用
若见以下症状 可加药物 作用说明
口腔溃疡重 金银花、连翘、淡竹叶 清热解毒,局部消炎
眼部病变 菊花、密蒙花、青葙子 清肝明目,改善眼部充血
皮肤结节/红斑 牡丹皮、赤芍、丹参 凉血散瘀,改善免疫性血管炎
乏力、阴虚 太子参、麦冬、石斛 益气养阴,防止清热伤正
脾虚湿盛 苍术、白术、薏苡仁 健脾祛湿,防止复发
🔹 四、治疗思路总结(董振华经验)
– 早期重在清热解毒祛湿:控制急性发作,尤其是黏膜溃疡与皮肤病变。
– 中期扶正祛邪兼顾:在清热基础上,逐渐加入养阴健脾,防止久病伤正。
– 长期治疗重在调节免疫、防止复发:通过中药整体调理,减少激素与免疫抑制剂依赖。
– 现代研究支持:如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等具有免疫调节与抗炎作用,与中医“解毒”理论相合。
✅ 总结对比表:董振华教授治疗两种疾病的经验特色
疾病 核心病机 治疗原则 代表治法 常用核心药物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空,寒湿/湿热痹阻 补肾强督,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补肾壮骨 + 活血舒筋 + 通督脉 淫羊藿、杜仲、独活、丹参、鸡血藤
白塞氏病 湿热毒蕴,阴虚火旺,血瘀络阻 清热解毒,养阴凉血,活血化瘀 清热祛湿 + 解毒养阴 + 活血通络 生地、黄连、丹参、土茯苓、白花蛇舌草
📌 温馨提示:
– 以上经验方为董振华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代表性方剂思路,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处方。
– 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阶段都不同,因此具体用药需由专业中医师(特别是有风湿免疫病经验的中医)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 若您或家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或白塞氏病,建议在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与中医科共同诊疗,结合中药、西药、康复锻炼进行综合管理。
如您需要:
– 某个经验方的详细剂量搭配
– 典型医案举例
– 或董振华教授治疗某一疾病阶段(如急性期/缓解期)的用药变化
欢迎继续提问,我可以为您进一步整理。
📌 温馨提示:
– 上述“经验方”为董振华教授临床常用方剂的总结与提炼,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但并非固定不变,实际使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体质、舌脉等进行个体化调整。
– 中医用药讲究“一人一方”,特别是风湿免疫类疾病往往病情复杂、病程长,强烈建议在专业中医师(尤其是有风湿病经验的中医)指导下使用。
– 如您有条件,可前往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就诊,或通过正规中医风湿专科获取类似经验方的个体化应用。
如您希望获取董振华教授治疗某一具体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医案、详细处方示例、或加减变化规律,我也可以继续为您深入整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60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