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吴门扶阳针法,六经扶阳更精准
2025
10-30

吴门扶阳针法,六经扶阳更精准

中药与针灸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理与法,只是手段不同而已。理是“阴阳”理论,太湖学堂吴雄志教授的《吴门扶阳针法》就是「法」,所以扶阳针灸不是单纯取火穴的,而是同中药一样,负阴而抱阳,阴阳互根互用,如复溜配太溪穴,太溪可以增强复溜温阳的疗效,水潮火涌,是阴中求阳。

老师仍以六经为框架,用六经分述扶阳,虽然少阳无寒证,仍有少阳不布气的四逆、夹太阴或夹厥阴的寒证,而阳明虽是炎症极期,也有阳明中寒,所以即使是三阳亦需扶阳,尤其是太阳为寒水之经,最常用之。一、太阳扶阳手太阳是烧小龙山,潮生诸穴,开阳谷,先刺坎三针温肾,后刺腕骨、阳谷,甚者再加内关、间使穴开厥阴。诊断太阳阳虚,脚趾比手指更准确,所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部的穴位,从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都很重要,尤其是至阴穴寒冷即阳虚。至阴穴受凉,最易感冒,故治疗外感首在昆仑-至阴线推求。而灸涌泉时,怕至阴盗涌泉,亦加灸之。二、少阳扶阳1肝气郁结开支沟、四木。2少阳受寒开窍阴。3飞穴走气。4睾丸如冰——灸大敦刺阳池。5少阳寒湿经─风市、中渎与膝阳关。 三、阳明扶阳1.阳明中寒,有二,一是中寒感冒:至阳穴,效如人参败毒散。二是不能食:不容穴(三满穴)。2.阳明水气—水道。3.阳明阳虚,亦分手阳明:温溜-阳溪-少溪;及足阳明:足三里-解溪-陷谷。四、太阴手太阴有1气脉三针、2温肺三穴:表寒穴、复溜、肺俞(肾上腺素)、3加涌泉、天水、天气补肾。 足太阴扶阳用脾弓无可奈何阵。又治恶梦、掉魂、焦虑、急性惊恐等精神疾病。五、少阴扶阳手少阴扶阳,是开神通,小神通阵。起阳火,少府穴之三维刺法,木火通明阵。及大、小离火阵。足少阴扶阳,补:灸肾窝及天水、坎三针、山天开阵。温:刺复溜、小离火阵。小雷火法(温龙火)、七穴开阴阵、关元灸、会阴灸等。任督二脉:一字通阳阵。六、厥阴扶阳开厥阴(开穴总诀)、肝胆胰三角(偏寒或四逆散)、阴缝灸(寒凝厥阴肝经)、灸大敦针阳池、阴包、一字通灵阵、冲阳络、阳维脉与足三通。而这门课也陆续学到一些以往未曾学过的,如大小离火阵,木火通明阵,小神通阵,山天开阵,一字通阳阵,一字通灵阵,风火轮....等。其中也有讲解到经络线、共经、神经分布与经络关系,像在学中药时要明理,这些知识点让经穴背后的核心机制添砖加瓦般更为完善,真的收获丰硕。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