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恢复身体的“左升右降”的方药。
2025
10-28

恢复身体的“左升右降”的方药。

上次写了一篇文章,关于通过人体气机左升右降的原理,来治疗耳鸣,很多人比较感兴趣。搞清楚左升右降,我治耳鸣的成功率提高了。今天进一步聊一聊左升右降的事情。古话说:人活一口气。《内经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气机的左升右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左升,就是肝升、脾升;右降,就是肺降、胃降。第二种:左升,就是肝升、脾升、肺升;右降,就是肺降、胆降、胃降。第二种的逻辑就是,肺主一身之气,既有宣发(升),也有肃降。今天我们先不分那么细,只说左升右降,至于肺本身的宣发肃降用药,另外花时间来探讨。人体的左升右降出了问题,有以下几种:①左不升:即肝脾升发不足,要么肝失疏泄、要么脾气下陷,表现为:

1. 左侧肢体酸胀、乏力;

2. 头晕目眩(清阳不升)、情绪抑郁(肝气不舒);

3. 腹胀、便溏、食后坠胀(脾虚下陷);

4. 女性月经不调、痛经(肝气郁结)。

②右不降:即肺胃肃降失常,要么肺失宣降、要么胃失和降,表现为:

1. 右侧胸闷、气短(肺气不降);

2. 咳嗽、咳痰(肺气壅滞)、口苦、嗳气(胃失和降);

3. 便秘(胃腑浊气不降)、面红目赤(肝火上炎,反侮肺胃);

4. 头胀、失眠(浊气上扰)。

③升降全乱:上述两者症状都存在。那么对应治疗的处方有哪些?①针对左不升之肝失疏泄,有柴胡疏肝散。

核心升肝药:柴胡(辛温,疏肝升发)、川芎(辛温,行气活血,助肝升);

辅助药:白芍(养血柔肝,防升发太过)、香附(行气解郁)、枳壳(降气,佐制升发,防肝气上逆)。

②针对左不升之脾气下陷,有补中益气汤。

核心升脾药: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升麻(辛甘,升举清阳)、柴胡(少量,助升脾);

辅助药:人参、白术(健脾益气,为升发提供动力)、当归(养血)、炙甘草(调和)

③针对左不升之肝脾都不升,有逍遥散。

核心升肝脾药:柴胡(疏肝升发)、白术(健脾益气);

辅助药: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健脾祛湿)、薄荷(轻清升散,助柴胡升发)

④针对右不降之肺气不降,有苏子降气汤。

核心降肺药:苏子(辛温,降气化痰)、半夏(降逆化痰)、厚朴(行气降逆);

辅助药:肉桂(温肾纳气,助肺气下降)、当归(养血)、甘草(调和)

⑤针对右不降之胃气不降,有半夏泻心汤。

核心和胃降逆药:半夏(辛温,降逆止呕)、干姜(辛温,温胃)、黄连(苦寒,清胃热)、黄芩(苦寒,清胆热,助胃降);

辅助药:人参、大枣、炙甘草(补中益气,助胃和降)

⑥针对升降都不行,有四逆散、三仁汤、旋覆代赭汤等。

如三仁汤核心化湿调升降药:杏仁(降肺)、白蔻仁(升脾)、薏苡仁(祛湿);

辅助药:厚朴、半夏(降胃)、通草、滑石(利湿,助气机流通)

如果单从药物来说,可以做个简单分类:

1. 升左药(侧重肝脾升发)

疏肝升发:柴胡、薄荷、川芎、香附

健脾升清:黄芪、升麻、葛根、白术

2. 降右药(侧重肺胃肃降)

降肺:杏仁、苏子、旋覆花、厚朴

降胃:半夏、枳实、代赭石、陈皮

3. 调和中轴药(脾升胃降的基础)

健脾祛湿:茯苓、薏苡仁、白蔻仁

调和寒热:干姜、黄连、黄芩(辛开苦降)

缓和升降: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防升发或沉降太过)

调节左升右降的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辨证为先:左不升多伴 “虚、郁”(乏力、抑郁),右不降多伴 “痰、热、滞”(痰多、腹胀、口苦),升降俱乱多伴 “湿阻”(舌苔厚腻),需针对性选方,不可盲目 “升” 或 “降”;②中轴为关键:脾升胃降是左升右降的核心,无论侧重哪一侧,均需兼顾中焦,中焦通则升降自调;③防偏弊:升药(如柴胡、升麻)不可过量,需搭配降药(如枳壳、陈皮)或柔肝药(如白芍),避免 “升太过” 致头晕、烦躁;降药(如代赭石、枳实)不可久用,需搭配补气药(如人参、黄芪),避免 “降太过” 致乏力、腹泻;④结合生活调理:情绪抑郁(肝不升)需疏肝,配合心情舒畅;饮食油腻(湿阻中焦)需清淡饮食,助脾胃运化,才能更好恢复气机升降。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