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附子,温补大将,火力猛得像铁锅炖辣椒。可偏偏有人吃了半斤不见汗、喝了半月还是冷。

是不是药不对症?益智仁这味药,听着清秀,实则刚猛,换上它,冷得直抖的身子,能热得冒汗。怎么回事?慢慢讲清楚。
中医里,说寒不是冷,是阳虚。说阳虚,不是体虚,是火不够。火不够,烧不热水,身体的运转就慢。人一旦阳虚,像台老旧的电热毯,插电了也不热。
手脚冰凉、怕冷、脸色发白、精神萎靡,一年四季活在秋裤里。一开始,大家都想到肉桂、附子。一个是“火上加火”的补阳猛将,一个是“回阳救逆”的急先锋。

理论上,这俩加在一起,寒气该被烧得干干净净。可现实呢?有些人吃了半月附子,阳还是虚,冷还是怕,感觉像把炭丢进冰窟窿——白费劲。
问题出在哪?不是药没劲,是方向错了。有一种阳虚,不是火力不足,是火根断了。就像电饭锅怎么按都不热,问题不在锅,在电路板。
中医叫“肾阳虚”,根在肾。肾阳虚,不是你腰酸腿软那么简单,是火种灭了,炉膛塌了,你拿再多炭也点不起来。

更麻烦的是,附子和肉桂是火攻型的药,猛,一猛就容易“虚不受补”——人没补起来,反倒上火、心烦、口干。补阳不成,变成燥火上头,火没到下焦,全跑脸上去了。
这时候,益智仁这味药,才是真正的“内行”。别看它名字像个文艺少年,功夫却相当老辣。《本草纲目》说它“温中益气,暖肾固精”,意思是:它不光补阳,还扶正本,补得稳,不上火。
它不像附子那样炸炉子,它是添柴火,慢慢地烧,慢慢地暖,暖到骨头里,暖得持久。
现代药理研究也给足了面子。据《中国中药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益智仁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寒冷环境中小鼠体温调节能力,增强机体代谢活性。

翻译成人话:它真能让怕冷的生物暖起来,而且不是靠喝热水那种假热,是从代谢层面提速,加温系统性。
临床上,这种“附子无效、益智仁见效”的病例并不少见。某中医院的一项门诊统计指出,在确诊为“肾阳虚寒”的患者中,使用附子肉桂无明显改善者约占17%。
而在换用含益智仁的方剂后,其中的72%患者在两周内自觉畏寒感明显减轻,手脚开始回温,精神头也回来了。

这说明一个道理:补阳不是一味猛攻,而是讲究方式方法、对症下药。附子是火炮,益智仁是炉膛。火炮打不动,就得修炉膛。不能用炸药烤面包,那叫糟蹋。
更妙的是,益智仁还有个隐藏技能:收涩固脱。中医讲“肾主二阴”,肾阳虚的人,除了怕冷,还容易尿频、滑精、大便溏薄。
益智仁一来,像个做饭的老妈,不光给你添灶火,还把厨房水管修好,热水也不漏了。再说个现实问题。现代人阳虚的真不少。熬夜、久坐、空调、外卖,个个都是“灭火神器”。

国家卫健委2023年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城市中青年的亚健康比例高达76.5%,其中阳虚症状占比超过45%。怕冷、乏力、易感冒,一抓一大把。
很多人误以为“补阳=吃补药”,每天一碗当归羊肉汤、一把枸杞泡水,结果补来补去,三年没见好。问题不是补不够,而是方向错了、节奏乱了。
有些人阳虚,是阳浮在外,火不归根;有些人,是阳根断了,补不进去。益智仁能让阳气归根,火从底下升,不偏不倚,才补得进去。

当然,益智仁也不是万能药。它适合那种肾阳虚、寒湿重、下元虚寒的人。用在火旺的人身上,反倒添乱。就像夏天屋里已经30度了,你还开电热毯,不出汗才怪。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是谁怕冷就能吃益智仁。怕冷的种类多了去了,有因为气虚的,有因为血瘀的,还有因为阳郁的。益智仁只管那种“阳虚寒盛、下焦冰凉”的冷,其余的不认账。
所以,别一听“怕冷”“阳虚”就自己去买药煎汤,一锅下去反而把自己煮坏。中医药不是快餐,是精致料理,得分人下菜,分症选药。就像打仗,不是所有敌人都能用同一把刀砍。

那该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益智仁?说实话,一般人真判断不了。别说普通人,连不少刚出道的中医也会被迷惑。
最靠谱的方法,是找有经验的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看舌苔、摸脉象、听气息、问症状,一步都不能省。
说到底,中医不是玄学,是经验科学,是用千年实践积累下来的身体语言学。身体说冷,不一定是真的冷;说热,也可能是假热。得听懂身体的“暗语”,才能对症下药。

文章写到这,话说回来,阳虚怕冷这事,不是吃两味药就能解决的。药只是手段,根本还得靠生活方式。再贵的药,也补不过通宵加班、空调直吹、饮食冰冷。
益智仁再神,也架不住天天奶茶配冰啤酒、夜里不睡早上不起的日子。
最后,给点实打实的建议。第一,别乱补。怕冷也分好多种,别动不动就买附子丸、肉桂散,先搞清楚自己是哪种怕冷再说。
第二,生活起居讲规律,少熬夜、多运动,尤其是动腿。腿是阳气的通道,腿冷,全身都冷。

第三,想补阳,先养肾。肾是阳的根,熬夜、纵欲、饮冷、久坐,都是在割自己的火种。别等火灭了,再想起点火。
补阳这事,急不得,猛不得,更不能乱补。中医讲“中和为贵”,补得平,补得稳,才是真补。益智仁,补阳不猛,胜在深入骨髓,暖得沉稳,效如桴鼓。
像炒菜,不在于火多旺,而在于火候对。补阳这锅菜,益智仁就是那个掌勺的老火,慢慢炖,越炖越香。
参考文献:
[1]李春芳,吴志强.益智仁治疗肾阳虚性畏寒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29(04):87-90.
[2]国家卫健委.202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R].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
[3]刘建伟,朱文君.益智仁提取物对寒冷诱导小鼠体温调节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2):2931-2935.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939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