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持静守中,疾恙自除
中老年人常觉精力不足:爬楼腰酸、手脚冰凉、睡眠差,多是肾气悄悄流失所致。中医认为 “肾藏先天之精气”,它像身体的 “能量蓄电池”,管生长发育、生殖功能,还影响衰老速度。上了年纪肾气易亏,及时养护很关键。今天分享 4 个在家就能按的补肾穴位,记得收藏练习!
1. 关元穴:补肾培元的 “下丹田”
定位:前正中线(肚子中间),肚脐下缘往下 4 横指处,即 “下丹田”。
操作:手掌心对准穴位,顺时针揉 36 圈,再逆时针揉 36 圈,反复 3-5 分钟,按至腹部微热;也可用艾条艾灸,每次 10-15 分钟,怕冷、易疲劳者更适合。
功效:补元气、固肾精,帮身体补回 “流失的能量”。
2. 涌泉穴:脚底的 “补肾小开关”
定位:脱鞋踮脚,脚底前 1/3 处的凹陷就是涌泉穴。
操作:睡前泡脚后按,血液循环好时效果更佳。拇指指腹对着穴位,来回轻揉 100 次,力度以酸胀不疼为宜,按完双脚变暖,助眠又补肾。
功效:引气归元,改善手脚冰凉、失眠多梦,从 “根” 上滋养肾气。
3. 太溪穴:滋阴强腰的 “肾经原穴”
定位:脚内侧朝上,内踝骨后方与跟腱间的凹陷处,按之有酸胀感。
操作:坐卧时用食指或拇指按揉 5 分钟,每天 1-2 次;散步时可踮脚走,脚踝发力能间接刺激此穴与涌泉穴,一举两得。
功效:滋阴降火、补肾强腰,适合常腰酸、口干舌燥者。
4. 肾腧穴:搓一搓就暖的 “强腰穴”
定位:找第二腰椎有巧法:双手插腰,摸到胯骨(髂骨)上缘,画水平线对应第四腰椎,再往上数 2 个椎体就是第二腰椎,其旁 1.5 寸(约两横指)处即肾腧穴。
操作:双手搓热,手掌根对着穴位,上下或打圈揉搓,至腰部微热、酸胀即停,每次 5 分钟,早晚各 1 次。
功效:强腰补肾,改善腰间盘突出、久坐腰酸。
这 4 个穴位需坚持:每天 15-20 分钟,按揉 1-2 个月,能明显感觉精力变足、腰酸减轻。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或按揉时疼痛难忍,需先咨询专业中医师,别盲目操作。
觉得有用就收藏实操,也分享给长辈,一起把肾气养得足足的!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831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