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好,我是懂中医养生的张焕这是我在你身边第2084天持续日更,做你健康的守护者
人到中年以后,常听人说“肾虚”“脾虚”“肝火旺”“胃口差”……一查身体,发现不是血压高就是脂肪肝,不是胃胀便秘就是失眠多梦。吃药、理疗来来回回,结果反反复复。
说到底,食物才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最直接的“补药”。
今天张焕就来讲讲,食物里真正的“四大名补”——能补肾、补肝、养胃、健脾的都在这里了。尤其适合45岁以上人群,现在吃正当时!
食物里的“四大名补”
01 黑豆——补肾之首,气血双补
说到补肾,很多人想到枸杞、鹿茸,其实更平和、天天能吃的,是黑豆。
中医讲:“黑色入肾。”《本草纲目》记载:“黑豆补肾益阴,解毒利水,健脾宽中。”它不仅滋阴补肾,还能活血祛风、延缓衰老。
现代研究也发现,黑豆富含植物蛋白、卵磷脂和花青素,对三高、肾虚、气短乏力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吃法建议:黑豆炒熟泡水当茶喝,或煮黑豆粥,连吃7天改善明显。
02 桑葚——养肝护眼,润燥生津
肝不好,最先受苦的是眼睛和情绪。桑葚味甘酸,性微寒,是天然的养肝润燥之品。
《本草求真》说:“桑葚能补肝益肾,滋阴润燥。”现代营养学也证实它富含维生素C和铁,对肝血不足、面色暗黄、眼干目涩、失眠烦躁特别有益。
适合人群:肝火旺、爱熬夜、眼睛干涩、女性气血虚的人群。
吃法建议:鲜桑葚洗净后冷冻保存,也可晒干泡水或做成桑葚膏,养肝润燥一整夏。
03 山药——养胃不腻,健脾化湿
很多人到了五十岁以后,吃点凉的就腹泻,稍微多吃点就胃胀,这就是胃弱、脾虚在作怪。
《本草纲目》载:“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山药性平、味甘,是非常理想的健脾养胃药食同源之品。尤其是脾胃虚弱、口中粘腻、饭后腹胀的中老年人,山药每天吃一点,脾胃慢慢强了,人也就精神了。
吃法建议:山药搭配小米熬粥,健脾安神;山药蒸熟蘸蜂蜜,也非常适合晚饭前食用。
04 红枣——补脾养血,安心健神
脾虚之人,最明显的就是:没精神、脸色蜡黄、舌边齿痕、夜里多梦。红枣是“养脾气、补中气”的经典之选。
《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红枣养血安神,治虚损,补五脏。”尤其适合脾气虚弱、气血两亏、情绪不稳的人食用。现代营养学研究也表明,红枣含有丰富的铁和维生素C,有助于造血和增强免疫力。
注意:红枣虽好,但脾胃湿热、容易上火的人不宜多吃,一天3颗即可。
这四样“名补食物”,胜在平和、温补、日常可用,适合大部分中老年人调养身体。但吃法、时间、量,也要适可而止,顺着四季节气去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790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