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5种动物熬药,治肾病综合征,尿蛋白消失,1年后没有复发迹象
2025
08-25

5种动物熬药,治肾病综合征,尿蛋白消失,1年后没有复发迹象

在北京协和医院,很多医生对中医是非常推崇的,因为有很多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病症,在中医那里找到了相应的方法。曾在协和工作的施今墨、任应秋、祝谌予等,都是我崇拜的医学大师,他们为了治疗百姓疾病之苦,真的是呕心沥血。

在学习大师经验的基础上,我也深入古籍钻研,企盼能找到治疗肾病综合征更好的方法。有段时间,我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虫药上。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已经对虫类药有记载,包括水蛭、蜈蚣等29味虫类药。后世的医药典籍《本草从新》中,就有关于冬虫夏草的记载,就提到了其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在研究中我发现,虫类中药如地龙、水蛭、僵蚕、蝉蜕、全蝎、蜈蚣等,它们具有独特的药理特性,如活血通络、破血逐瘀、清热解毒、祛风止痉等,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如地龙、水蛭等,它们能够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减轻肾脏的瘀血状态,从而缓解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肾部不适症状。这对于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水肿、尿少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二是抗变态反应,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如僵蚕等,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能够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精浊混合后排出体外。这对于改善肾脏的滤过功能,减轻蛋白尿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三是改善肾脏灌注,增强肾的藏精功能:虫类中药通过其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能够改善肾脏的灌注情况,增强肾脏的藏精功能。这对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是辅助治疗肾炎和肾病综合征:例如,地龙、水蛭等药物可以通过其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缓解因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尿少等症状。同时,僵蚕、蝉蜕等药物也可以通过其抗变态反应、降低蛋白尿水平的作用,对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

光说药理可能太枯燥了,讲一个具体用虫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案例,就比较直观和容易理解了。我就讲一个用“加味五虫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案例。

去年3月份的时候,我的一个肾病综合征患者黄先生,52岁。来找我看诊时,说自己近三个月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下肢水肿,刚开始以为劳累导致,没有重视。随着时间推移,水肿逐渐加重,并蔓延到全身,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尿量减少的症状。因为症状加剧,所以来院就诊。

问诊时,他下肢和全身水肿,按下凹陷不容易恢复,乏力,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尿量减少,每天约500ml,腰膝酸软,夜尿频繁。化验检查显示:尿蛋白(+++),红细胞(+),肌酐轻度升高,尿素氮正常偏高。我看他舌质淡紫,舌苔白腻,脉是细涩。给他辨证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兼有血瘀,属于肾病综合征。我给他以加味五虫汤为基础方,结合症状进行加减。具体处方如下:

蝉蜕6g、制僵蚕12g、地龙15g、乌梢蛇10g、土鳖虫6g、生黄芪30g、茯苓15g、益母草30g、白茅根30g、党参15g、 白术10g、泽泻10g、猪苓10g、车前子15g、丹参15g

我给黄先生开了14天的药,叮嘱他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饭前服用。半个月的治疗后,黄先生水肿明显减轻,尿量增加,食欲改善。于是我让他继续服用2个疗程(1个月),复诊时,水肿基本消退,其他症状也显著改善。复查显示:尿蛋白(-),红细胞(-),肌酐、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内。如今已经过去一年多,黄先生至今没有再出现水肿等症状,尿常规及肾功能体检都正常,没有复发迹象。黄先生的心态乐观积极,生活幸福。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代谢。黄先生肾病综合征,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滥;同时,久病入络,瘀血内生,加重水肿难消。我用加味五虫汤加减方治疗,虫类药特别擅长在体内“巡逻”和“清扫”,就像小分队一样深入身体各处,包括那些细小的血管和经络。它们比普通的草药更能疏通和清理,因为它们的“巡逻”能力更强,能促进气血的流动。这样一来,它们就能帮助疏通被堵塞的血管,特别是肾小球里的那些小血管,让血液流得更顺畅。而且,虫类药还能对抗身体里的“过敏”反应,让肾小球的小血管不再那么“漏”,就像给它们贴上了“防水贴”一样,减少了不必要的物质漏出到尿液里。我们再用一些黄芪、茯苓,它们能增强身体的“排水”功能,帮助身体更快地排出多余的水分,那么效果就会更好了。整个治疗方案就是针对肾脏的问题,通过活血化瘀和利尿的方法来解决。这就像是在给肾脏做“大扫除”和“疏通管道”的工作,同时还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做到“一人一方”,所以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专家简介

尹德海

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肾病专家

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补肾活血法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现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1994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获卫生部主任医师资格。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书著6部。擅长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诊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