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常有人说:好抑郁的人,往往是聪明人。因为他们总想把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弄明白。可是,生命并不像数学或自然科学那样,可以被精确计算。当“一不是一,二不是二”时,便很容易陷入纠结、焦虑与恐惧的漩涡,越挣扎越深。
与其将鸡毛蒜皮的小事算计的一清二楚,不如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若能体会这样的心境,心态平和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古人又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本为一体,顺应自然,调畅心性,才是根本。生活在社会中,更需要积极融入,焕发自己的风采,而非怨天尤人。阳光的心态,就是治疗“郁”的关键。
当然,道理容易懂,但真正做到却很难。于是,中医在心理疏导之外,还提供了另一条通道:药物治疗。
什么是“百合病”?
在古籍里,抑郁症有个诗意的名字——百合病。
祝肇刚老师引用谢海洲先生的解释:“百合,就是百惑,百惑心。”
《金匮要略》对百合病的描述非常传神:“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简单来说:想吃却吃不下,想说却不想说,想躺下又躺不住,想动动又坚持不下去。看起来身形如常,实际上精神恍惚、口苦、尿黄,虚实夹杂,难以捉摸。
为什么叫“百合病”?
“百合,百瓣一蒂,周身之脉,分而言之曰百,合而言之曰一,故曰百脉一宗,命名取义,结词义也。所谓百合,实为百不合。”
为此,《金匮要略》还专门立方: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以治此“百不合”之病。
古人用“百合病”来形容抑郁,是一种极富哲思的命名,既包含症状的复杂性,又点明了病机的核心——内外百事不合,心身难以调和。
在临床中,祝老师善用百合、郁金、甘麦大枣等药物来治疗,并结合个体体质辨证加减,既从古方中汲取智慧,又结合现代人的病理特点进行创新。本文后面,我们将进一步解析这些药物的作用思路。
病机分析
抑郁的根本原因是阳气郁闭于里不能外达。阳气无法到达的地方,则经脉失于濡养,就会出现各种不适。
阳气濡养不到头面,则头晕目眩、舌麻、耳鸣;阳气濡养不到四肢,则四肢酸困,手足逆冷;阳气濡养不到心神,则心慌气短、失眠多梦;阳气濡养不到脾胃,则消化不良,食少纳差,甚者恶心呕吐;阳气濡养不到肝胆,则口苦,胆小,易惊慌……总之,抑郁就是阳气郁滞于里。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人体的阳气如同天上的太阳,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阳气不足,我们需要知道是什么造成了阳气的不足,寻根溯源,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阳气不足主要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阳气损伤和阳气郁滞
一、阳气损伤
阳气损伤是阳气郁闭的直接原因,损伤阳气的主要原因有饮食寒凉,熬夜,996,过度劳累,居住环境阴湿,多虑等,这些都会过度消耗阳气,从而损伤阳气。
二、阳气郁滞
长时间的紧张,过度的精神刺激,惊恐、疑虑都有可能引起肝气郁滞,以使阳气闭郁;脾阳虚,运化无力,造成体内痰湿阻滞,也会引起阳气郁滞,痰浊蒙蔽肝胆、心窍,使阳气不能正常向外宣达。
调治法则
知道了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解决阳气不足的方法无外乎两个:温养气血,使阳气旺盛;祛除痰湿瘀浊,使阳气通行。
具体的方向有三个:补益心阳、疏肝解郁、化痰开瘀。从脏腑角度看就是补心阳,解肝郁,化脾胃的痰湿。
解决方案
下面来看抑郁症的内治法。
一、补益心阳:
主要伴随症状:心慌,神疲,面容晦暗等。补益心阳一般以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桂枝汤+生脉散的组合来治疗。桂枝汤:温通心阳;生脉散:补益心血,使血脉充盈;百合地黄汤:调节心肾,通过肾阳来推动心阳,以滋润百脉;甘麦大枣汤:补心养血,又能缓和抑郁所带来的急躁不安。这四个小方干净、纯和,根据个体体质的不同,可以单用,也可以合用,也可以重用一二,配合其他方药使用,最终的目的是温通心阳,使经脉充盈,气血顺畅,自然安泰。
重点介绍一下百合与浮小麦。百合通百脉,通补心肺,使心肺畅通,心阳畅达。浮小麦养心气,尤其对汗症效果尤佳,因汗为心之液,可见浮小麦养心之力足。又浮小麦重点用的是小麦麸皮,以皮治皮,所以浮小麦对皮肤、粘膜、神经的神经鞘壳都会有调节作用。从西医角度,麸皮主要含维生素B,也是主要作用在粘膜、皮肤和植物神经上,而且小麦麸皮不只含维生素B,还有一定其他调节皮肤或粘膜的成分。笔者在临床应用上将浮小麦替换成麦麸,既有浮小麦的作用,而且价格更便宜,可以大量用。
二、化痰开郁
主要伴随症状:情绪淡漠,失眠,纳差,脘满,周身困重,舌苔厚腻等,因为痰浊蒙蔽心神又可见胆怯、心悸。
无论实证虚症都可以产生痰浊。气血不足,痰湿不能向外疏散,久则蒙蔽神窍,所以痰瘀阻滞是以虚症为本质,实证为表现的病症。温胆汤对此证效果极佳,温胆汤名为温胆,实为清胆,清畅痰浊以使肝胆之气舒畅。在清利痰浊的同时配合应用柴桂合方,一则加大清利肝胆的功效,二则提升阳气,以使整体气机得以运转。若痰浊过重,可加半夏秫米汤(重用半夏),加强祛除痰浊的力量。
化痰同时也可以辅以养心益气之品,一方面增强安神之功效,另一方面防止燥气伤阴。笔者在郁证引起严重失眠案上应用温胆汤加百合郁金加生脉散加麦芽加沉香,这个组合在应诊过程中所占比例颇高。
三、疏肝解郁
主要伴随症状:口苦,小便黄,胁胀,眼睛酸胀等。情志不遂,情绪问题最后都会归结到肝气郁滞上去,所以这一类型很常见。疏肝解郁最常见的方剂是逍遥散,也有一些常用的成药如逍遥丸、加味逍遥丸都是以逍遥散为基础。逍遥散顾名思义,就是吃了使人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在应用逍遥散时常配合镇肝的矿石类药物,如龙骨,磁石,牡蛎,代赭石,紫石英,朱砂等。郁滞日久,结滞在里,就会形成有形的结块。矿石类的药物都有使肝气下行,消积软坚,破瘀散结的作用,比如,龙骨、牡蛎能消甲状腺、乳腺结块;代赭石能消胃肠结块;紫石英能消少腹包块等。《神农本草经》将很多矿石归入上品的开篇,言其为久服可神仙不老的药物,盖因其具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平惊定志的功用,使人不易郁结,所以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常辅以矿石类药物。
四、抑郁症的其他治疗方案
抑郁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症,但在祝老师所讲“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治疗原则下,只要辨证准确,都能化裁出无穷的治疗方法,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当然药物治疗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比如外在环境的改善,家人对患者情绪的引导,以及采用对峙法(如旅游、参加一些文艺活动、唱歌、听戏把自己放到另一种状态之中)。人的脑子不是想这个就是想那个,很难停下来,所谓对峙法,被动的想一些高兴的事儿使脑子无暇考虑这些郁闷的事。很多老年人讲,得开着电视才能睡觉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辅助食疗,如百合、小麦粥,如蒸食玉灵膏配合好的加工方法,吃好也是一种心理疗愈,祝老讲“想吃的就是你身体需要的,吃着舒服的就是你能吸收的”;心理引导,多跟有正能量的人相处,远离悲观的气息;旅游,阳光下走一走,运动对筋的锻炼也能直接舒畅肝气;燃香,香能化湿开郁,中国香文化也博大精深,应用熟练既有药力也有心理诱导的作用;针灸、按摩、点穴等外治法等也能疏通经脉,畅达阳气,都可配合应用。方法灵活,积极与郁证周旋,积极的治疗状态就是阳气充盈的状态,何愁不有痊愈者。
结语
抑郁症并非一蹴而就的病,更不是一句“想开点”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心境调养、生活改善、药物辅助三方面结合。
“百合病”这个古雅的名字,提醒我们:人生百惑,不必都求答案,能和解于心,就是最大的治疗。
作者:范辛尧 | 排版:胡木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768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