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炒白术10克,炒枳壳10克,炒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柴胡6克,五灵脂6克,石见穿10克,刀豆壳15克,柿蒂10克。
功能:疏肝降逆、益气健脾
主治:残胃炎症。具有胃脘痞胀、隐痛、口苦、饮食减少、乏力等症状。
加减:
兼湿盛者,加藿香、佩兰、制川朴;兼郁热者,加黄连、大贝母、蒲公英;
偏于中虚气血不足者,加太子参、淮山药;
兼阴虚者,加麦冬、石斛;
兼食滞者,加炙鸡内金、焦建曲、麦芽;
恶心呕吐者,加炒竹茹、橘皮;
血瘀明显者,加紫丹参、桃仁、制大黄;
胃镜检查见有胆汁反流可加丁香。
临证备要:残胃炎症多见于胃次全切除术后,尤其是毕II式术后,因胃窦切除后幽门功能丧失,以致胆汁反流,胃黏膜屏障作用被破坏而产生炎症,或使原有慢性炎症加重。胃中食物停留过短且影响腐熟之功能,以致精微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脾胃升降失司,胃络瘀阻。病机以中虚气滞瘀阻为多,若不及时而恰当地加以治疗,其虚益甚,瘀阻日深,健康状况日衰,有形成恶变之势。上方1个月为1个疗程,可根据病情服用1~3个疗程,治疗效果以溃疡、慢性胃炎手术后的残胃炎较好,毕I式优于毕II式。胃癌术后可能尚遗留病根,有的甚至潜在转移病变,疗效略欠。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ybx8.cn/?p=5698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