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颈动脉斑块1年后消失了!只因他做好了这4点!
2025
09-09

颈动脉斑块1年后消失了!只因他做好了这4点!

很多中老年朋友,到了中老年阶段都会出现颈动脉斑块的情况,通过颈动脉超声发现斑块问题,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也可以初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情况。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很多朋友发现颈动脉斑块问题,就会非常慌张,实际上,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非常普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多数人去做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话,或多或少都会有颈动脉斑块的问题,相比已发心梗脑梗,或者有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如肾功能重度受损等问题的人群来说,这种初步发现的斑块问题,真的算不上什么严重疾病。

与其因为颈动脉出现斑块的问题担惊受怕,倒不如正确的认识颈动脉斑块,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控制风险。58岁的刘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一年多前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问题,通过在生活上做出改变和合理的药物干预,在今年再次体检时,发现原本并不显著的颈动脉斑块问题,竟然消失不见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下面接着聊。

正确认识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发现斑块,当然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直接表征,但还是要强调,完全不必为了这种问题而过分担忧。

同样是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刚超过1.2mm的轻微斑块,和导致血管狭窄超过50%的斑块,导致的风险完全不同,覆盖完整纤维帽的稳定“硬斑块”与斑块表面有破损或纤维帽不完整的“软斑块”,风险也不一样。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因此,发现颈动脉斑块之后,首先做的不是惊慌担忧,也不是赶紧吃药,而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评估好颈动脉斑块的具体风险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积极干预。

颈动脉斑块的风险评估,首先看颈动脉斑块本身的大小,厚度,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已经斑块破裂的风险高低等情况,一般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结果,就可以初步判断这些风险情况,当然如果要准确判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CTA检查等来确认。

除了考虑动脉斑块本身的情况和风险以外,还要结合其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来进一步评估风险,除了我们无法干预的年龄、性别因素,还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长期大量饮酒,肥胖,慢性肾病等,都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加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危险因素,综合这些因素,再加上颈动脉斑块的具体情况,才能够更准确的判断和识别颈动脉斑块风险,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去降低颈动脉斑块风险。

控制斑块风险,逆转斑块,做好4点很重要

刘先生之所以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颈动脉斑块的“完全逆转”,除了其本身的颈动脉斑块情况就较轻微之外,也与他在发现斑块后,积极采取了合理的干预应对措施有很大的关系。总结下来,他实现斑块逆转的经验,主要是做好了以下4个方面。

1. 严格控制血脂水平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想要实现斑块的逆转,积极严格的控制血脂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干预措施。

刘先生的血脂水平本来也并不算太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4.0mml/L左右,但结合他的实际情况,医生给他开具了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的组合,他汀加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组合,是目前口服降脂药的黄金搭档,能够强效降低血脂,在服用这个组合后,刘先生复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降到了1.4mmol/L,这个水平已经是非常安全的水平,对于进一步实现斑块的逆转,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建议发现颈动脉斑块问题的朋友,如果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属于高危风险的,即使没有心血管疾病,也应该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康之道1.8mmol/L以下。

除了要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外,对于存在甘油三酯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等情况的朋友,也要积极的加强干预,通过加强运动锻炼,加强优质蛋白的补充,或者结合情况合理使用相关药物(如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等。

2. 积极控制其他风险慢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除了要严格控制血脂水平以外,对于其他的一些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慢病风险因素,也应该积极予以控制。

刘先生的情况是血糖正常,但有高血压的问题,在发现斑块之前一直没有吃药,在发现颈动脉斑块后,通过合理使用降压药(用药为氨氯地平缬沙坦片),他的血压被平稳地控制到130/80mmHg以下。

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还是要强调长期用药的重要性,在确保安全耐受的前提下,长期坚持用药,才能够使血压血脂得到平稳控制,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使斑块得到逆转成为可能。

3. 控制好慢性炎症反应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慢性炎症是容易被大家忽略,但在促进动脉硬化斑块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糖都有可能带来血管内皮细胞的慢性炎症反应,同时一些生活因素影响,其他隐性的慢性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导致慢性炎症的风险因素,一般通过检查高敏感C反应蛋白水平,如果超过2.0mg/L的,就会对血管健康造成影响了。

对于慢性炎症的控制来说,我们有多重途径去改善和降低,一方面,他汀类药物在降脂之外也有额外的抗炎作用,另一方面,降压降脂的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也会带来抗炎的效应。在国外目前低剂量的秋水仙碱也被用于对抗慢性炎症,但多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在目前没有国内获批和控制斑块风险方面,不建议使用这个药物。

健康生活方式的调理改善,也是对抗慢性炎症的重要方式,具体如何做,我们在后面详述。

4.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除了控制好上述风险因素之外,日常生活中的调理干预对于动脉血管健康的保护作用,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方面,绝对不可忽视。

刘先生原本就不吸烟,但有久坐不动,身体偏胖的问题,在发现颈动脉斑块的一年多时间里,通过加强运动锻炼,科学合理的膳食安排,刘先生加强了身体活动量,同时也改善了超重的问题,这些改善也带来了更好的睡眠,同时对于经常喝酒的他,也逐渐实现了戒酒,这些方面的改善,都对他的血管健康和身心健康带来了全面获益,同样也是为他实现动脉斑块逆转的“大功臣”。

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加强运动锻炼,控制体重,拒绝焦虑压力等情绪影响,保持良好的睡眠,这些是我们经常强调的保护心血管健康的生活干预方式,但要真正全面的做到,其实还是很难的,需要我们严格自律,对健康保持足够的敬畏之心,才能够真正的做出改变,让自己生活的更加健康,也为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带来更多获益。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对大家认识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和如何实现逆转的问题能够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更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